贬降 [biǎn jiàng]
1. 贬官降职。
贬降 引证解释
⒈ 贬官降职。
引《后汉书·陈球传》:“臣伏惟 章德 竇后 虐害 恭怀,安思 阎后 家犯恶逆,而 和帝 无异葬之议, 顺 朝无贬降之文。”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本举良能,冀蒙优奬,皆居破碎之处,恐同贬降之条。”
《宋史·太祖纪三》:“十恶,故杀者不原,贬降责免者量移叙用。”
贬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替释义:宋 代公文习用语。谓贬降官职。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狱成,以赎论,仍衝替。”宋 孙升《孙公谈圃》卷下:“官人山林中有寃气,所以平生坎坷,守官多事,不衝替即差替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发运、转运、提举铸钱、盐事等司及州、县,于三司所统者,违慢不职,许行勘刻;事理重者,奏乞先行衝替。”
- 2.
削阶释义:贬降官阶。唐 崔湜《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序:“景龙 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 江州 员外司马。”金 王若虚《<新唐书>辨下》:“萧復 以擅发京畿观察使储粟,削阶停职。”
- 3.
削黜释义:亦作“削絀”。削减封地,贬降官爵。
- 4.
剥麻释义:⒈指用白麻纸写的贬降官职的诏书。⒉将苧麻、黄麻、槿麻等的韧皮纤维从麻茎上剥取下来的过程。
- 5.
谪官释义:⒈贬官另任新职。⒉被贬降的官吏。
- 6.
谪宦释义:⒈贬官另任新职。 ⒉被贬降的官吏。
- 7.
谪屈释义:犹贬降。
- 8.
责贬释义:⒈贬降。⒉指责贬斥。
- 9.
贬退释义:⒈贬降,黜退。⒉约束,退让。
- 10.
降名释义:贬降名号。谓用谦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无出,书曰‘天王出居於 郑’,辟母弟之难也。天子凶服、降名,礼也。”杜预 注:“降名,称‘不穀’。”
- 11.
降替释义:⒈犹陵替。 纪纲废弛,上下失序。⒉贬降(官职)。
- 12.
降秩释义:贬降官秩。宋 叶适《厉领卫墓志铭》:“又用中司疏,降秩徙 邵州。”《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帝慰諭久之,乃命学士 刘筠 草制,各降秩一级,罢相。”
- 13.
黜位削地释义:贬降爵位,削减封地。
- 14.
黜典释义:贬降官员的典例。
- 15.
黜周王鲁释义:汉 代《公羊》学家因《春秋》用 鲁 记年,认为这是贬降 周 而以 鲁 为王。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所书之王,即 平王 也;所用之历,即 周 正也;所称之公,即 鲁隐 也;安在其黜 周 而王 鲁 乎?”孔颖达 疏:“若黜 周 王 鲁,则 鲁 宜称王,周 宜称公。此言 周 王而 鲁 公,知非黜 周 而王 鲁 也。”《晋书·王接传》:“《公羊》附经立传…… 任城 何休 训释甚详,而黜 周 王 鲁,大体乖硋。”
- 16.
黜官释义:⒈减省官吏。《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九月,郑 公孙黑肱 有疾,归邑于公。召室老宗人,立 段,而使黜官薄祭。”杜预 注:“黜官,无多受职。”杨伯峻 注引 沉钦韩 补:“黜官者,减省其家臣。”⒉贬降官职。《北史·魏咸阳王禧传》:“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唐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元和 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⒊罢免官职。唐 元结《别何员外》诗:“黜官二十年,未曾暂崎嶇。终不病贫贱,寥寥无所拘。忽然逢知己,数月领官符。”清 吴敏树《太常徐先生传
- 17.
黜挫释义:贬抑,贬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