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鹿子 鹿子的意思

鹿子

简体鹿子
繁体
拼音lù zǐ
注音ㄌㄨˋ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鹿

lù,(1)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2) 方形的粮仓。【例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3) 粗,粗劣。【组词】:鹿裘。鹿布。鹿床。(4)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或被人所追逐。

鹿子的意思

鹿子 [lù zǐ]

1. 船的桅杆上绞动帆的装置。

鹿子 引证解释

⒈ 船的桅杆上绞动帆的装置。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八》:“长檣铁鹿子,布帆阿那起。”


鹿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揜麛取犊释义:捕杀幼兽。语出《礼记·曲礼下》:“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羣,士不取麛卵。”孔颖达 疏:“麛乃是鹿子之称,而凡兽子亦得通名也。”清 龚自珍《五经大义终始论》:“故曰:杀胎破卵,则凤皇不翔。揜麛取犊,则麒麟不至。”
    • 2.
      琼弁释义:⒈一种饰以琼玉的皮弁。 古时大夫所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 子玉 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杜预 注:“弁以鹿子皮为之。琼,玉之别名。次之以饰弁及缨。”《晋书·江统传》:“大夫有琼弁玉缨,庶人有击钟鼎食。”⒉泛指官员的帽子,或借指官员。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元 陈樵《八咏楼赋》:“琼弁盈牀,玉尘生袜。”明 夏完淳《长歌》:“琼弁玉蕤珮珊珊,蕙橈桂櫂凌迴澜。”
    • 3.
      竦然释义:⒈恭敬貌。《后汉书·黄宪传》:“潁川 荀淑 至 慎阳,遇 宪 於逆旅,时年十四,淑 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明 方孝孺《题杨先生墓铭后》:“获聆 白鹿子 言论,固已竦然敬之。”⒉惊惧貌。竦,通“悚”。《后汉书·明帝纪》:“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六:“余亦惧夫流而至于此也,读之竦然,为之汗下。”鲁迅《呐喊·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 4.
      跛踬释义:犹跛蹶。汉 焦赣《易林·渐之巽》:“跛躓未起,失利后市,不得鹿子。”
    • 5.
      鹿麛释义:鹿和鹿子。泛指鹿。

鹿子(lu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鹿子是什么意思 鹿子读音 怎么读 鹿子,拼音是lù zǐ,鹿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鹿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