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靖 [bù jìng]
1. 不安宁;骚乱。
不靖 引证解释
⒈ 不安宁;骚乱。
引《汉书·翟义传》:“故东郡太守 翟义,擅兴师动众,曰:有大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岺南论囚》:“初岭外不靖,连年用兵不得要领。”
鲁迅 《书信集·致宋崇义》:“比年以来,国内不靖,纷扰已经一年。”
国语词典
不靖 [bù jìng]
⒈ 不安定、不平静。
引《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有大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
不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靖释义:不安宁;骚乱。《汉书·翟义传》:“故东郡太守 翟义,擅兴师动众,曰:有大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岺南论囚》:“初岭外不靖,连年用兵不得要领。”鲁迅《书信集·致宋崇义》:“比年以来,国内不靖,纷扰已经一年。”
- 2.
不静释义:⒈不安。 ⒉不靖。指作乱之事。
- 3.
候望释义:⒈伺望;侦察。《墨子·备穴》:“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敌人。”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主将每遣小校将数队四出,游奕候望。”⒉指用以候望的军中哨所。《新唐书·元结传》:“岭南 诸州,寇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餘屯,一有不靖,湖南 且乱。”⒊观望。《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梁州 刺史 范柏年 颇著威名,沉攸之 事起,候望形势,事平,朝廷遣 王玄邈 代之。”⒋占候观察(星象时气)。清 龚自珍《平均篇》:“岁终,太师执律而告声;月终,太史候望而告气。”参见“候气”。⒌等候盼望。清 曾国藩《大界墓表》:“吾
- 4.
摧抑释义:挫折压制。《三国志·魏志·田豫传》:“﹝ 田豫 ﹞为校尉九年,其御夷狄,恆摧抑兼并,乖散彊猾。”宋 陈亮《陈春坊墓碑铭》:“整齐事务,摧抑侥倖。”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工匠见知》:“又以掀翻大狱,疑刑官皆比周挠法,立意摧抑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民气不靖之不宜再事摧抑》:“毋论民间平日本视军界为畏途,经以此次之摧抑,以讹传讹,将百征而无一应也。”
- 5.
舆师释义:众军,军旅。《左传·成公二年》:“寡君不忍,使羣臣请於大国,无令舆师淹於君地。”杜预 注:“舆,众也。”唐 柳宗元《祭吕敬叔文》:“边鄙不靖,俾供舆师。”《新唐书·陈子昂传》:“今復举舆师投不测,小人徒知议夷狄之利,非帝王至德。”
- 6.
虎门释义:⒈古代王宫的路寝门。 《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子良 曰:‘先得公,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⒉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
- 7.
辟难释义:避难。《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至于 惠王,天不靖 周,生 頽 祸心,施于 叔带,惠 襄 辟难,越去王都。”《史记·晋世家》:“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於 周,客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