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1)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组词】: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2) 姓。
lí,(1) 即“貉”。(2) 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1.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
英[ fox; ]
2.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例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⒈ 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
引《东观汉记·张纲传》:“侍御史 张纲 独埋轮于 雒阳 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鸚鵡不如鸡。”
袁静 《红色交通线》第二回:“徐耀明 真像个老狐狸。”
⒉ 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引曲波 《桥隆飙》一:“你不要给我耍狐狸!笑面虎,花脸狼,我都见过!”
⒈ 本指狐和狸两种动物,后多专指狐。
⒉ 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来比喻狡诈而作恶多端的坏人。
引唐·杜甫〈久客〉诗:「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精忠岳传·第一三回》:「英雄失志受人欺,日光无色战马疲;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1.这个大贪官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了。
2.动画片里,小狐狸没走几步,“啪”,撞到了前面的树上,碰得头晕眼花,眼冒金星。
3.侵略者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辩护,结果是欲盖弥彰,反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4.狐狸那尾巴,像深红的火焰一样,松弛、柔软地拖在雪地上。
5.狐狸跑来跑去,又是在打什么坏主意。
6.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伤心地呼唤着父母,呼唤着兄弟姐妹。
7.只见一只大狐狸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他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8.狐狸迈着灵巧的步伐欢呼着钻出山洞。
9.两只狐狸迈着灵巧的步伐欢呼着在山洞里走来走去。
10.小狐狸依依不舍地走了,一步一回头。
11.两只狐狸在屋子里欢快地踱来踱去。
12.狐狸很狡猾,狡猾的像一个熟练的猎人。
13.狐狸很狡猾,狡猾的像一个成年人。
14.老狐狸像跳远运动员一样跳来跳去。
15.狐狸很狡猾,狡猾的像一个老于世故的人。
16.天空中艳丽的火烧云,变成威猛的狮子,变成温顺可爱的小白兔,还变成狡猾阴险的狐狸。
17.狐狸它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狡猾,如此的灵活。
18.狡猾的狐狸哄骗了愚蠢的乌鸦。
19.即使狐狸再狡猾,也逃不出猎人的手心。
20.例如一名懒惰学生,为了演奏玩忽职守者,与狐狸一样,假装是不适有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