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狐狸 狐狸的意思
li

狐狸

简体狐狸
繁体
拼音hú li
注音ㄏㄨˊ ㄌㄧˊ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ú,(1)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组词】: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2) 姓。

lí,(1) 即“貉”。(2) 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基本含义

指狡猾、狡诈的人。

狐狸的意思

狐狸 [hú li]

1.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

[ fox; ]

2.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狐狸 引证解释

⒈ 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

《东观汉记·张纲传》:“侍御史 张纲 独埋轮于 雒阳 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鸚鵡不如鸡。”
袁静 《红色交通线》第二回:“徐耀明 真像个老狐狸。”

⒉ 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曲波 《桥隆飙》一:“你不要给我耍狐狸!笑面虎,花脸狼,我都见过!”


国语词典

狐狸 [hú li]

⒈ 本指狐和狸两种动物,后多专指狐。

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来比喻狡诈而作恶多端的坏人。

唐·杜甫〈久客〉诗:「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精忠岳传·第一三回》:「英雄失志受人欺,日光无色战马疲;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狐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狐之腋释义: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腋:胳肢窝,此特指狐狸腋下的皮毛。
    • 2.
      与狐议裘释义: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 3.
      与狐谋裘释义: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 4.
      丰狐释义:大狐狸。
    • 5.
      乔样释义:模样妖冶。《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他是咱后街宰牲口 王屠 的妹子,排行叫六姐,属蛇的,二十九岁了,虽是打扮的乔样,到没见他输身。”《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王三官 娘 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岁,生的好不乔样,描眉画眼,打扮的狐狸也似。”
    • 6.
      仙狐释义:旧时迷信,指修炼成精的狐狸。 也叫狐仙。陈源《西滢闲话·捏住鼻子说话》:“二三年前 安徽 的 霍邱 来了一个 河南 美少年,自言有一个仙狐跟随他。这仙狐不肯显色相示人,可是声音是可以听见的。每到黑夜到他的坛前去焚香祷告,仙狐就可以判人的休咎,医人的疾病。”
    • 7.
      凭城释义:⒈据城以守。 ⒉指狐狸依托城窟。比喻仗势作恶。
    • 8.
      千狐腋释义:用众多狐狸腋下皮制成的皮衣。
    • 9.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释义: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10.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释义: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 11.
      嚷骂释义:叱骂;大声责骂。《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知县又把水手们嚷駡一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婊子口里也嚷駡老狐狸。”茅盾《子夜》四:“不料里边沸沸扬扬的嚷骂声中却跳出一句又尖又响的话,直钻进了 曾沧海 的耳朵。”
    • 12.
      城狐社鼠释义:也说社鼠城狐。城墙洞里的狐狸,土地庙里的老鼠。《晋书·谢鲲传》:“王敦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比喻凭借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 13.
      宣淫释义:亦作“宣婬”。 公然淫乱,毫无避忌。《左传·宣公九年》:“洩冶 諫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杜预 注:“宣,示也。”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君臣宣淫,上下同恶。”《孔子家语·子路初见》:“陈灵公 宣婬於朝,泄冶 正諫而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不敢瞒大人,这事有个委曲。非孟浪男女宣淫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是何异于入狐狸之空,舍宣淫而外,一无事事者乎?”
    • 14.
      宵狐之腋释义:小狐狸腋下的毛皮。
    • 15.
      尾狐释义:指传说中能化为人形的狐狸。
    • 16.
      履冰狐释义:踏冰而过的狐狸。
    • 17.
      幼狐释义:年幼的狐狸,亦指某些其他幼兽(如熊,狼,狮,虎,有时还包括鲸或鲨)
    • 18.
      延留释义:⒈留居。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张华 ﹞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宋史·外国传六·大食国》:“上赐以袭衣、冠带、被褥等物,令閤门宴犒讫,就馆,延留数月遣回。”⒉延续;拖延不走。茅盾《暴风雨》:“昨晚延留到今晨的密雨,趁着晓风,打扑人脸越发有劲。”杨沫《青春啊,永远发出绚烂的光彩吧》:“十一月下旬我正准备走了,孩子忽然生起病来,我焦灼,可是隐隐地又有些欢喜--这样仿佛给自己的延留找到了借口。”
    • 19.
      归正守丘释义: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20.
      归正首丘释义: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狐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狐之腋释义: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腋:胳肢窝,此特指狐狸腋下的皮毛。
    • 2.
      与狐议裘释义: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 3.
      与狐谋裘释义: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 4.
      丰狐释义:大狐狸。
    • 5.
      乔样释义:模样妖冶。《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他是咱后街宰牲口 王屠 的妹子,排行叫六姐,属蛇的,二十九岁了,虽是打扮的乔样,到没见他输身。”《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王三官 娘 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岁,生的好不乔样,描眉画眼,打扮的狐狸也似。”
    • 6.
      仙狐释义:旧时迷信,指修炼成精的狐狸。 也叫狐仙。陈源《西滢闲话·捏住鼻子说话》:“二三年前 安徽 的 霍邱 来了一个 河南 美少年,自言有一个仙狐跟随他。这仙狐不肯显色相示人,可是声音是可以听见的。每到黑夜到他的坛前去焚香祷告,仙狐就可以判人的休咎,医人的疾病。”
    • 7.
      凭城释义:⒈据城以守。 ⒉指狐狸依托城窟。比喻仗势作恶。
    • 8.
      千狐腋释义:用众多狐狸腋下皮制成的皮衣。
    • 9.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释义: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10.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释义: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 11.
      嚷骂释义:叱骂;大声责骂。《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知县又把水手们嚷駡一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婊子口里也嚷駡老狐狸。”茅盾《子夜》四:“不料里边沸沸扬扬的嚷骂声中却跳出一句又尖又响的话,直钻进了 曾沧海 的耳朵。”
    • 12.
      城狐社鼠释义:也说社鼠城狐。城墙洞里的狐狸,土地庙里的老鼠。《晋书·谢鲲传》:“王敦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比喻凭借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 13.
      宣淫释义:亦作“宣婬”。 公然淫乱,毫无避忌。《左传·宣公九年》:“洩冶 諫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杜预 注:“宣,示也。”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君臣宣淫,上下同恶。”《孔子家语·子路初见》:“陈灵公 宣婬於朝,泄冶 正諫而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不敢瞒大人,这事有个委曲。非孟浪男女宣淫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是何异于入狐狸之空,舍宣淫而外,一无事事者乎?”
    • 14.
      宵狐之腋释义:小狐狸腋下的毛皮。
    • 15.
      尾狐释义:指传说中能化为人形的狐狸。
    • 16.
      履冰狐释义:踏冰而过的狐狸。
    • 17.
      幼狐释义:年幼的狐狸,亦指某些其他幼兽(如熊,狼,狮,虎,有时还包括鲸或鲨)
    • 18.
      延留释义:⒈留居。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张华 ﹞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宋史·外国传六·大食国》:“上赐以袭衣、冠带、被褥等物,令閤门宴犒讫,就馆,延留数月遣回。”⒉延续;拖延不走。茅盾《暴风雨》:“昨晚延留到今晨的密雨,趁着晓风,打扑人脸越发有劲。”杨沫《青春啊,永远发出绚烂的光彩吧》:“十一月下旬我正准备走了,孩子忽然生起病来,我焦灼,可是隐隐地又有些欢喜--这样仿佛给自己的延留找到了借口。”
    • 19.
      归正守丘释义: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20.
      归正首丘释义: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狐狸造句

1.这个大贪官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了。

2.动画片里,小狐狸没走几步,“啪”,撞到了前面的树上,碰得头晕眼花,眼冒金星。

3.侵略者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辩护,结果是欲盖弥彰,反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4.狐狸那尾巴,像深红的火焰一样,松弛、柔软地拖在雪地上。

5.狐狸跑来跑去,又是在打什么坏主意。

6.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伤心地呼唤着父母,呼唤着兄弟姐妹。

7.只见一只大狐狸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他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8.狐狸迈着灵巧的步伐欢呼着钻出山洞。

9.两只狐狸迈着灵巧的步伐欢呼着在山洞里走来走去。

10.狐狸依依不舍地走了,一步一回头。

11.两只狐狸在屋子里欢快地踱来踱去。

12.狐狸很狡猾,狡猾的像一个熟练的猎人。

13.狐狸很狡猾,狡猾的像一个成年人。

14.狐狸像跳远运动员一样跳来跳去。

15.狐狸很狡猾,狡猾的像一个老于世故的人。

16.天空中艳丽的火烧云,变成威猛的狮子,变成温顺可爱的小白兔,还变成狡猾阴险的狐狸

17.狐狸它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狡猾,如此的灵活。

18.狡猾的狐狸哄骗了愚蠢的乌鸦。

19.即使狐狸再狡猾,也逃不出猎人的手心。

20.例如一名懒惰学生,为了演奏玩忽职守者,与狐狸一样,假装是不适有胃痛。

狐狸(h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狐狸是什么意思 狐狸读音 怎么读 狐狸,拼音是hú li,狐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狐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