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轮 [zhuó lún]
2. 亦作“斵轮”。 斫木制造车轮。《庄子·天道》:“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宋 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学似斵轮 扁,诗如 饭颗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3. 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宋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轮妙。”清 顾绍敏《秋日感怀》诗之三:“中郎 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
4. 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人。明 徐渭《注<参同契>序》:“援笔於既悟之后则可,牵文於未悟之前则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见誚斵轮矣。”参见“斲轮手”。
斲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应心释义:⒈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轮扁﹞斲轮……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晋张华《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唐方干《嘉兴县内池阁》诗:“指画应心成,周迴气象清。”⒉符合心意,称心。
- 2.
斲轮释义:⒈亦作“斵轮”。 斫木制造车轮。《庄子·天道》:“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宋 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学似斵轮 扁,诗如 饭颗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⒉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宋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轮
- 3.
斲轮老手释义:《庄子·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斲轮:砍木头做车轮)。后来称对某种事情富有经验的人为“斲轮老手”。
- 4.
枵然释义:⒈虚大貌。《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李善 注引《庄子》:“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自举,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掊之。”按,今本《庄子·逍遥游》枵,作“呺”。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其所以自困而不能举者,以不生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块然如巨人之病膇,非不枵然大矣,而手足不能以自举。”⒉空虚貌。唐 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若知彝器乎?始乎斲轮,因入规矩,刳中廉外,枵然而有容者。”宋
- 5.
植杖释义:⒈倚杖。扶杖。《论语·微子》:“子路 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因以“植杖”为典。晋 陶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唐 韦嗣立《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诗:“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⒉立杖。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