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木排 木排的意思
pái

木排

简体木排
繁体
拼音mù pái
注音ㄇㄨˋ ㄆ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pái pǎi,(1) 除去,推开。【组词】: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2) 摆成行列。【组词】: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3) 排成的行列。【组词】:排头。前排。(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5) 练习演戏。【组词】:排戏。(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组词】:木排。竹排。排运。 ◎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基本含义

指用木头制成的漂浮物,比喻不稳定或无根基的事物。

木排的意思

木排 [mù pái]

1. 用圆木或木料捆扎在一起的作顺流运输的工具。

[raft; wooden craft;]

木排 引证解释

⒈ 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可用作交通工具。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他跳上木排,拿起网兜,捞起水草,泛泛的远开去了。”

如:为了从林场外运的方便,有水道的地方常把木材结成木排,使顺流而下。


国语词典

木排 [mù pái]

⒈ 以木材结成一排,放在江河里或有水道的地方,以便载人或运货。

木筏


木排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木筏释义:用长木材结成的筏子。 也叫木筏子。

木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桴浮海释义: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游海外。比喻远行,桴:用竹、木编结成的小筏子。坐在小木排上在海上漂浮。指隐逸。
    • 2.
      排教释义:道教的一派。起源于古代 湘江、赣江 中运驶木排者以符箓为人治病除妖,以后形成教派,曾流行于 湖南、江西 等省沿江各地。木排,即木簰,故又称簰教。
    • 3.
      排栅释义:军事防御设施。用巨木排列连成的栏栅。
    • 4.
      木排释义: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为了从林场外运的方便,有水道的地方常把木材结成木排,使顺流而下。
    • 5.
      木牌释义:⒈木制的盾。 古代防护兵器。《宋史·外国传四·交趾》:“兵器止有弓弩、木牌、梭枪、竹枪,弱不可用。”⒉木制的牌子。用于告示或作标志。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将木牌悬于本监门之首,以便诸囚览记。”刘白羽《新社会的光芒》:“无数的木牌插在土壤里,上面写着分得这块土地的人名。”⒊即木排。《清会典事例·工部·木仓》:“同治 十二年奏准,四川省 採办 天坛 望鐙杆木植,紥成木牌,用轮船拕带,自 上海 运 津 解 京。”参见“木排”。
    • 6.
      枋箄释义:用竹木编成的浮筏。 指木排、竹排。
    • 7.
      筏道释义:水利枢纽中放送木排过闸、过坝用的水工建筑物。可建在闸、坝的一旁,依天然地势成斜坡状,也有通过坝顶的。有干筏道和湿筏道两种。前者竹、木材在斜坡上借自重滑下,后者自上游引水通过渠槽输送竹、木材流下。
    • 8.
      筏子释义:水上行驶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胶等制造的。
    • 9.
      行楂释义:流动的竹筏或木排。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 唐 刘禹锡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诗:“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
    • 10.
      露桁释义:木排。 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五年,大旱,陂湖竭涸,苗稼焦枯,祈祭山川,累旬无应;毅 乃请僧设斋,盖 亦在焉。斋毕,躬乘露桁,浮泛川溪。”

木排(mup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木排是什么意思 木排读音 怎么读 木排,拼音是mù pái,木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木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