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分韵 分韵的意思
fēnyùn

分韵

简体分韵
繁体分韻
拼音fēn yùn
注音ㄈㄣ 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n fèn,(1) 区划开。【组词】: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组词】: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组词】:分会。分行(háng )。(4) 散,离。【组词】: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 辨别。【组词】:区分。分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组词】:二分之一。(7) 一半。【例句】: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组词】: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 料想。【例句】:“自分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词】:知识分子。

yùn,(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2) 和谐而有节奏的。【组词】:韵白。琴韵悠扬。(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组词】:风韵。气韵。韵味。

基本含义

指声音分别韵脚,指文辞押韵的方法。

分韵的意思

分韵 [fēn yùn]

1. 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

分韵 引证解释

⒈ 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

唐 白居易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分韵,有用韵,有和韵,有借韵,有协韵,有今韵,有古韵。”
《天雨花》第二二回:“想当初未得病缠身,拈题分韵常酬和,如今还有甚何人?”
柳亚子 《南社纪略·我和南社的关系》:“这一天,是在 愚园 吃午饭的,酒酣以后,分韵赋诗,有些兴会淋漓起来了。”


国语词典

分韵 [fēn yùn]

⒈ 作诗时,举定数字为韵,互相分拈,各依所拈之韵成句,称为「分韵」。

唐·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吾辈今日雅集,不可无诗。』当下拈阄分韵。赵先生拈的是『四支』。」


分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赋韵释义:犹分韵。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韵作诗。

分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州韵释义:我国近代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 “中州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分韵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样,都跟皮黄戏的“十三辙”很相近。见〖十三辙〗。
    • 2.
      云章释义:⒈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 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宋 欧阳修《仁宗御飞白记》:“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宋 苏轼《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⒉指文彩蜚然的文章。金 赵秉文《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分韵得发字》:“今年视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挥发。”⒊彩云。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曹组《艮岳百咏诗·松径》:“夹路成行一样清,吟风筛月自亭亭。云章正写人间瑞,坐待云根长茯苓。”元 虞集《触
    • 3.
      倔奇释义:生硬奇诡,与众不同。 多指诗文书画的风格而言。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其句虽拙,亦不失为倔奇也。”明 李东阳《日川会诸同年用韩昌黎园林穷胜事钟鼓乐清时二句分韵得时字因效韩体》诗:“佳儿胜冠带,字画解倔奇。”清 赵翼《老柳一株腹裂二丈许而枝叶特茂诗以张之》:“形骸欲朽气转雄,一段倔奇状可掬。”
    • 4.
      分吟释义:分韵或分题作诗。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守存 除夕约同人游 吴山,不果,乃寄诗云:‘……多谢分吟留一席,不妨属和待明年。’”参见“分韵”、“分题”。
    • 5.
      分韵释义: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
    • 6.
      切韵释义:⒈犹反切。⒉为韵书名。依反切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
    • 7.
      南郭释义:⒈南面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己亥,焚 雍门 及西郭、南郭。”宋 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之四:“南郭清游继 颜 谢,北窗归卧等 羲 炎。”清 宋琬《张幼量话金陵赋赠》之二:“名园南郭外,公子命扁舟。”谢无量《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东皋淹旅食,南郭竟狂酲。”⒉指 南郭子綦。宋 朱熹《假山焚香作烟云掬水为瀑布》诗之一:“独往但凭 南郭 几,远游休剪 北山 莱。”明 何景明《愚庵王公瓖》诗:“早投 南郭 隐,不待《北山文》。”宁调元《燕京杂诗》:“东方 玩世成飢饿,南郭 仰天似槁
    • 8.
      卯饮释义:早晨饮酒。唐 白居易《卯饮》诗:“卯饮一盃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宋 陆游《晨起复睡》诗:“衰翁卯饮易上面,泽国春寒偏著人。”清 黄景仁《三月十三日沉既堂先生座中十二人合年五百岁分韵得少字》:“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
    • 9.
      律赋释义: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 唐 宋 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四声分韵,始於 沉约。至 唐 以来,乃以声律取士,则今之律赋是也。”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今赋试於所司,亦曰律赋。时必定限,作有程式,句常隔对,篇率八段,韵分於官,依韵为次,使肆者不得逞,而谨者亦可及。自 唐 迄 清,几一千年。”
    • 10.
      忠诲释义:尽心教诲。语本《论语·宪问》:“忠焉,能勿诲乎?”宋 刘宰《分韵送王去非之官山阴得再字》:“先入勿偏听,未信勿忠诲。”
    • 11.
      拈题分韵释义:旧时文人集会作诗的一种方式。拈题是各人自认或拈阄定题目。分韵是在限定的韵部中自认或拈定诗韵。
    • 12.
      晼晚释义:⒈太阳偏西,日将暮。《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朱熹 集注:“晼晚,景昳也。”晋 陆机《感时赋》:“夜緜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唐 贾曾《和宋之问下山歌》:“良游晼晚兮月呈光,锦路逶迤兮山路长。”清 曹寅《雨霁过沧浪亭和壁间漫堂中丞韵》:“赤栏晼晚添春涨,皷角濒疑小队来。”⒉年将老;老年时期。《文选·陆机<叹逝赋>》:“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将及。”刘良 注:“晼晚,日暮也,比人年老也。”清 唐孙华《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我本衡门士,晼晚窃一名。”景耀月《无题》诗
    • 13.
      暄凉释义:⒈暖和与寒冷。唐 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明 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⒉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宋 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明 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 14.
      柴桑翁释义:⒈指 晋 陶潜。因其晚年隐居 柴桑,故称。宋 朱熹《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过伯休新居分韵得中字》:“愿书今日怀,远寄 柴桑翁。”⒉指 晋 刘遗民。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近见士子多使 柴桑翁 为 陶渊明,不知 刘遗民 曾作 柴桑 令也。”参见“柴桑令”。
    • 15.
      涤虑释义:清除烦扰,使思想清净。宋 梅尧臣《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明 刘基《天寿节登槃翠轩分韵得稽字》:“澄心映空旷,涤虑俯清泚。”孙犁《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近几年来,我也不断阅读一些新的文学作品,能使我净心涤虑,安静愉悦地读下去的东西,并不太多。”
    • 16.
      燕衎释义:宴饮行乐。 燕,通“宴”。语本《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毛 传:“衎,乐也。”宋 苏轼《赐于阗国进奉人进发前一日御筵口宣》:“汝等奉琛来覲,已事言归,式嘉慕义之诚,宜有劳还之泽。往颁燕衎,祗服恩私。”明 方孝孺《喜友堂铭》:“自其先人,兄弟共居。爰议筑室,燕衎以娱。”清 黄景仁《三月十三日沉既堂先生座中十二人分韵得少字》:“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匪曰耽燕衎,古欢合清醥。”参见“宴衎”。
    • 17.
      病竞释义:南朝 梁武帝 曾于 华光殿 宴饮,令 沉约 等赋韵连句,武将 曹景宗 不得韵,意不平。 帝谓“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时 景宗 已醉,求之不已,而分韵已尽,唯馀“竞”“病”二字。
    • 18.
      诗牌释义:⒈用以题诗的木板。 ⒉指题上诗的木板。⒊韵牌。刻诗韵上下二平声为纸牌式,每韵一叶,总三十叶,山游分韵,人取一叶,吟以用韵。见明屠隆《考槃馀事·韵牌》。⒋文人游戏,各以牌分取杂字,缀成韵语,是牌亦曰诗牌。
    • 19.
      贞好释义:⒈贞洁而美丽。 《史记·外戚世家》:“士不必贤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⒉专一的爱好。清 曾国藩《丁未六月廿一为欧阳公生日集邵二寓斋分韵得是字》:“蝉蜕三十年,万事如脱屣;独留文章性,贞好无迁徙。”
    • 20.
      负恃释义:⒈仗恃,凭借。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清 刘大櫆《伯兄奉之墓志铭》:“而 太谷 民负恃强力,欲私其有,乃堤防遏絶之。”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四章:“今虏负恃徒众,凭陵 江 汉,义师寡弱,天下寒心。”⒉依仗其可凭借者;有所依恃。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诗:“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清 查慎行《翁康饴寓斋看芍药分韵得面字》:“负恃各争妍,谁能分最殿。”

分韵(feny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分韵是什么意思 分韵读音 怎么读 分韵,拼音是fēn yùn,分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分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