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敦 [kùn dūn]
1. 十二支中“子”的别称,用以纪年。
困敦 引证解释
⒈ 十二支中“子”的别称,用以纪年。
引《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
《淮南子·天文训》:“困敦之岁,岁大雾起,大水出。”
高诱 注:“困,混;敦,沌也。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蘖也。”
困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章释义:⒈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隋 许善心《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清 钱谦益《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鲁迅《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贾子 祭诗之夕,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⒉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伯美 为 湖南 宪,牟濚 叔清 知 衡阳,行移之间
- 2.
困敦释义:十二支中“子”的别称,用以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淮南子·天文训》:“困敦之岁,岁大雾起,大水出。”高诱 注:“困,混;敦,沌也。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蘖也。”
- 3.
天泉释义:⒈星名。 《史记·天官书》:“困敦岁:岁阴在子,星居卯。以十一月与氐、房、心晨出,曰天泉。玄色甚明。”⒉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 洛阳 东,为 晋 人游宴之地。《初学记》卷四引 晋 陆翽《邺中记》:“华林园 中千金堤,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又引 晋 戴延之《西征记》:“天泉 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之南有 积石坛,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处。”一在 江宁,为 南朝 宋 元嘉 年间造。唐 柳宗元《为王京兆贺嘉莲表》:“香激大王之风,影耀 天泉 之水。”按,《宋书·符瑞志下》:“元嘉 二十
- 4.
焉逢释义:十干纪年法,太岁在甲之名。 《史记·历书》:“太初 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司马贞 索隐:“焉逢,《汉书》作‘閼逢’。”《史记·历书》:“焉逢困敦三年。”司马贞 索隐:“焉逢,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