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四厢 四厢的意思
xiāng

四厢

简体四厢
繁体四廂
拼音sì xiāng
注音ㄙˋ ㄒ一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xiāng,(1) 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组词】:东厢房。西厢房。(2) 边,方面。【组词】:这厢。(3) 靠近城的地区。【组词】:城厢。关厢。(4) 戏院或影院里特别隔开的座位。【组词】:包厢。(5) 车里容纳人或货的地方。【组词】:车厢。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思维、见解、眼界等狭窄、固执。

四厢的意思

四厢 [sì xiāng]

1. 古军队编制名。

2. 朝会奏乐之地。

3. 四周。

5. 宋时京城附近的居民管理区。

四厢 引证解释

⒈ 古军队编制名。

《魏书·太宗纪》:“秋七月己巳朔,东巡。置四厢大将。”
《宋史·职官志六》:“军职大者凡八等……次有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秩秩有序,若登第然。”
《宋史·职官志六》:“淳熙 以后,四厢之职多虚。”

⒉ 朝会奏乐之地。

《宋书·礼志四》:“謁者引护当拜者入就拜位。四厢乐作。”
《南齐书·乐志》:“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皇帝入变服,四厢并奏前二曲。”
《隋书·音乐志上》:“著 晋、宋 史者,皆言 太元、元嘉 四年,四厢金石大备。今检乐府,止有黄钟、姑洗、蕤宾、太簇四格而已。六律不具,何谓四厢?”

⒊ 四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其瓜蔓本底,皆令土下四厢高。微雨时,得停水。”
唐 张籍 《学仙》诗:“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厢。”

⒋ 宋 时京城附近的居民管理区。

《文献通考·职官十七》:“﹝ 宋 ﹞ 熙寧 三年五月,詔以京朝官,曾歷通判知县者四人,分治京城四厢,凡民有鬭讼,事轻者得以决遣。”
《文献通考·职官十七》:“元祐 四年,知 开封 谢景温,请於新城内外左右置二厢,通为四厢。”


国语词典

四厢 [sì xiāng]

⒈ 京城的四郊。

《文献通考·卷六三·职官一七·都厢》:「熙宁三年五月,诏以京朝官曾历通判知县者四人,分治京城四厢。」

⒉ 四周。

唐·张籍〈学仙〉诗:「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厢。」

⒊ 朝会奏乐的地方。

《南齐书·卷一一·乐志》:「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


四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周衞释义:⒈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⒉防卫。《文选·左思<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衞。”吕向 注:“周衞,谓防衞也。”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局拘律树林》:“是时 如来 与大众俱,金刚周衞,四天王前导。”⒊指禁卫兵士。晋 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至秋冬,乃振威灵,整法驾,备周衞,设羽旄。”宋 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周衞典军之官,名城御侮之寄,兼是宠数,以畴尔庸。”
    • 2.
      四厢释义:⒈古军队编制名。 《魏书·太宗纪》:“秋七月己巳朔,东巡。置四厢大将。”《宋史·职官志六》:“军职大者凡八等……次有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秩秩有序,若登第然。”《宋史·职官志六》:“淳熙 以后,四厢之职多虚。”⒉朝会奏乐之地。《宋书·礼志四》:“謁者引护当拜者入就拜位。四厢乐作。”《南齐书·乐志》:“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皇帝入变服,四厢并奏前二曲。”《隋书·音乐志上》:“著 晋、宋 史者,皆言 太元、元嘉 四年,四厢金石大备。今检乐府,止有黄钟、姑洗、蕤宾、太簇四格而已。六律
    • 3.
      四厢乐歌释义:晋 与 南朝 宋 齐 时,朝会燕飨所用的乐歌,统称四厢乐歌。《南齐书·乐志》:“元会大饗四厢乐歌辞,晋 泰始 五年太僕 傅玄 撰。正旦大会行礼歌诗四章,寿酒诗一章,食举东西厢乐十三章,黄门郎 张华 作。上寿食举行礼诗十八章,中书监 荀 勗、侍郎 成公绥,言数各异。宋 黄门郎 王韶之 造《肆夏》四章,行礼一章,上寿一章,登歌三章,食举十章,《前后舞歌》一章。齐 微改革,多仍旧辞。”参阅《晋书·乐志》、《宋书·乐志》。
    • 4.
      帬帽释义:南朝 士大夫所戴的一种高顶垂裙的帽子。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宋 元嘉 之世,诸王入斋閤,得白服、帬帽见人主;唯出 太极 四厢,乃备朝服。”胡三省 注:“宋 齐 之间,制高屋帽,下帬盖。”
    • 5.
      敷佑释义:⒈见“敷佑”。⒉亦作“敷祐”。谓敷布德泽以佑助百姓。《书·金縢》:“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孔 传:“汝元孙受命于天庭为天子,布其德教,以佑助四方。”一说,犹遍有。周秉钧 易解:“敷,徧也。佑,读为有……此言 武王 新见命于上帝,徧有四方。”晋 傅玄《晋四厢乐歌·上寿酒歌》:“敷佑四方,如日之升。自天降祚,元吉有徵。”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金史·乐志下》:“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 6.
      灵祚释义:对国运的美称。 晋 傅玄《晋郊祀歌·迎送神歌》:“嘉乐殷荐,灵祚景祥。”南朝 宋 王韶之《宋四厢乐歌·王公上寿歌》:“灵祚穷二仪,休明等三光。”《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晋 室不纲,灵祚归德,二方承运,俱受明命。”胡三省 注:“灵祚,犹 班彪《王命论》所谓神明之祚也。”
    • 7.
      观颐释义:谓观察研究养生之道。 《易·颐》:“观颐,自求口实。”孔颖达 疏:“观颐者,颐,养也,观此圣人所养物也。”晋 荀勗《晋四厢乐歌·宾之初筵》:“胥之陪寮,宪兹度楷。观颐养正,降福孔偕。”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尊生》:“欲希长年,此宜深戒,而亦养老奉亲与观颐自养者之所当知也。”
    • 8.
      领直释义:古代宫禁中统领值宿卫士之官。《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頊 为领直。”胡三省 注:“梁 宿衞之官有四厢领直,盖领直衞之士,因以名官。”
    • 9.
      饮和释义:谓使人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语本《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郭象 注:“人各自得,斯饮和矣,岂待言哉?”南朝 宋 王韶之《宋四厢乐歌·肆复乐歌》:“法章既设,初筵长舒,济济列辟,端委皇除。饮和无盈,威仪有餘,温恭在位,敬终如初。”唐 刘禹锡《令狐相公俯赠篇章斐然仰谢》诗:“饮和心自醉,何必管弦催。”太平天囯 洪秀全《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四厢(si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四厢是什么意思 四厢读音 怎么读 四厢,拼音是sì xiāng,四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四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