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捐税 捐税的意思
juānshuì

捐税

简体捐税
繁体捐稅
拼音juān shuì
注音ㄐㄩㄢ ㄕ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uān,(1) 舍弃,抛弃。【组词】:捐弃。捐生。捐躯。(2) 献助。【组词】:捐资。捐献。捐助。募捐。(3) 旧时献钱得官职。【组词】:捐官。捐纳。(4) 赋税的一种。【组词】:车捐。房捐。

shuì,(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组词】: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2) 姓。

基本含义

指自愿主动地缴纳税款。

捐税的意思

捐税 [juān shuì]

1. 各种捐和税收的总称。

[taxes and levies;]

捐税 引证解释

⒈ 各种捐和税的总称。

《太平天囯歌谣·百姓不空半文债》:“清 兵‘好’, 清 兵‘好’,弄得百姓吃不饱;卖掉棉衣交捐税,晚上睡觉滚稻草。”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一幕:“这样子下去,政府必须增加捐税。”


国语词典

捐税 [juān shuì]

⒈ 人民向政府缴纳的税金。


捐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捐释义:交纳捐税。
    • 2.
      减免释义:减轻或免除(捐税、刑罚等):减免灾区税收。
    • 3.
      厘捐释义:⒈即厘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1853年刑部侍郎 雷以諴 在 扬州 帮办军务,为筹措 江 北大营的军饷,在 仙女庙 等地创办厘捐。”⒉又称厘金、厘金税。晚 清 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清史稿·食货志六》:“釐金抽捐,创始 扬州 一隅,后遂推行全国。咸丰 三年,刑部右侍郎 雷以諴 治军 扬州,始於 仙女庙 等镇创办釐捐。”《文明小史》第十五回:“国家不裁釐捐,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迨后天下多事,始
    • 4.
      塘丁税释义:南朝 会稽郡 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 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齐武帝 永明 二年,太守 王敬则 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 南齐 杂税之一。南朝 齐 萧子良《谏敛塘役钱启》:“臣昔忝 会稽,粗闲物俗,塘丁所上,本不入官……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臺,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会稽 等郡的人民除负担正赋外,还要缴纳塘丁税,而政府却听任塘路崩芜,湖源泄散,而不加防修。”参阅《南齐书·王敬则传》。
    • 5.
      子口税释义:旧 中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 中国 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 中 英《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 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有代用护照包送无运照之土货者。且同一土货,由 香港 来,则准其报半税,无釐捐,若由 粤 省来,则不
    • 6.
      完捐释义:交纳捐税。
    • 7.
      完税释义:交纳捐税。
    • 8.
      工关释义:明 清 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 唐德宗 时开始。明 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成化 七年(1471年)设 芜湖、荆州、杭州 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清 初沿 明 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 9.
      廛税释义:古代商贾储货于邸店而交纳的捐税。
    • 10.
      开征释义:开始征收(捐税):开征个人所得税。
    • 11.
      当税释义:⒈抵充税额。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自餘税悉输穀帛、紬绢匹直千钱者当税三千。”胡三省 注:“以直千钱之物,当税额之三千。”⒉旧时官府向典当行业征收的捐税。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当税》:“当税,每舖原例五两。甲寅,军兴倍增,每舖十两。”
    • 12.
      征敛无度释义:征:征收。 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
    • 13.
      征敛无期释义: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
    • 14.
      急征重敛释义:敛:聚敛。催征捐税,加倍搜刮。
    • 15.
      抗捐释义:拒绝交纳捐税。
    • 16.
      捐商释义:旧时承包捐税的商人。
    • 17.
      暴征释义:⒈强行征收。《左传·昭公二十年》:“偪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⒉指横暴征收捐税。《新唐书·李勉传》:“西南夷舶岁至纔四五,讥视苛谨,勉 既廉絜,又不暴征,明年至者乃四十餘柁。”⒊暴徵:同“暴征”。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旧唐书·五行志》:“猛吏淫威奋其毒,暴徵急政破其资。”
    • 18.
      暴敛横征释义:指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
    • 19.
      杂捐释义: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 清 马建忠《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然后可截长补短,一律减至值百抽十,外加各色杂捐,似可当釐金之入。”郭沫若《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三章第四节:“豁免捐税布告中规定:……免征本年和历年积欠的田赋,免缴除供地方所用以外的杂捐。”
    • 20.
      板厘释义:指定例的捐税。

捐税(juan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捐税是什么意思 捐税读音 怎么读 捐税,拼音是juān shuì,捐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捐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