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押 [jù yā]
1. 拘捕扣押。
句押 引证解释
⒈ 拘捕扣押。
引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十八:“丰乐桥 数木匠请假暂归,多日不至,敢烦指挥句押送来为幸。”
句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言古诗释义:诗体之一。 形成于 东汉 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 2.
五言律诗释义:诗体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亦省称“ 五言律 ”、“ 五律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沉约 《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
- 3.
五言绝句释义:诗体之一。始于 南朝 齐 梁,至 唐 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 4.
共韵释义:谓一首诗各句押相同的韵。
- 5.
垛口释义:⒈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 ⒉指曲艺演员将好几句押韵的唱词一句紧接一句地唱出来。
- 6.
律诗释义:近体诗的一种。全首八句。每句五言的称五言律诗,七言的叫七言律诗。其中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必须对仗。每句之内,句与句之间平仄调配有一定的格式。偶句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 7.
江亭怨释义:词牌名。又名《荆州亭》、《清平乐令》。双调。前、后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前、后片逢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仄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