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送 [chéng sòng]
1. 上送。
呈送 引证解释
⒈ 上送。
引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入境》:“该房开具上任仪注,呈送详閲。”
《清文献通考·选举六》:“如此各房通看,即欲呈送关节,势不能遍送多人,於防范更为周密。”
呈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言书释义:⒈封建官吏呈送给帝王的长篇奏章。⒉泛指长篇的书面意见。
- 2.
上本释义: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
- 3.
交单释义:呈送的单据。《明律·户律四》:“若将侵欺借贷那移之数,乘其水火盗贼,虚揑文案,及扣换交单籍册,申报瞒官者,并计赃以监守自盗论。”
- 4.
切结释义:表示切实负责的保证书。清 林则徐《复奏责令夷人出结甫经遵依片》:“即经諭令夷人,务即出具嗣后永不夹带鸦片切结呈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 符弥轩 ﹞又当众写了孝养无亏的切结。”
- 5.
呈案释义:谓呈送归案。
- 6.
呈进释义:犹呈送。
- 7.
呈送释义:恭敬地赠送或呈递:呈送礼品。呈送公函。
- 8.
宣锁释义:宋 制,凡拟草除授宰执及重要事项的制诏,由天子当晚宣召当直翰林学士官面谕,归院后,令内侍锁学士院,禁人出入。天明前呈送皇帝,俟当日晨交中书授舍人宣读后,方可开院。合称“宣锁”。见《宋史·职官志二》。宋 周必大《玉堂杂纪》卷下:“隆兴 初,上用 真宗 故事,轮讲筵,学士院官直宿禁林……间遇除授宣锁,讲筵官已入直,率闻名苍皇而出,有不及伺候,从吏借马於内诸司者。”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史嵩之致仕》:“丙申之春,御笔:‘史嵩之 退安晚节已踰十年,可特授观文殿大学士,依旧金紫光禄大夫求国公致仕,仍尽与宰执恩数
- 9.
洪休释义:犹洪福。宋 秦观《代贺兴龙节表》:“昭哉嗣服,纘六圣之洪休;大矣孝熙,备三宫之至养。”《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年十月初二日》附《记粤东绅民呈送颂牌》:“民歌孔邇,户被洪休。”
- 10.
监仓释义:⒈监督仓库。 《宋史·太宗纪一》:“丙寅,泗州 録事参军 徐璧 坐监仓受贿出虚券,弃市。”⒉监督仓库的官员。宋 苏轼《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诗之一:“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清 孔尚任《燕台杂兴》诗之十七:“每日垂鞭归第邸,有人来看孔方兄。”自注:“予畏监仓而得监铸,免累可矣,寒如故也。泛交者不知,多来称贷。”⒊监狱。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检验》:“如人命果真,当堂将兇犯重责收监,其餘犯应收监仓者,分别投监寄仓。”清 黄六鸿《庶政·佐贰滥刑》:“因势衿之呈送,遂为狐媚之行,因而滥禁监仓,
- 11.
禀呈释义:禀报呈送。
- 12.
议状释义:⒈论罪定刑的文书。 ⒉向上呈送的发表己见的文书。
- 13.
贽文释义:求见人时所呈送的文章。
- 14.
贽启释义:初次拜见师长时所呈送的书札。
- 15.
送关释义:旧指呈送聘请塾师的关书。
- 16.
送佥释义:呈送签押。
- 17.
送票释义:明 制,内阁接到外臣奏章后,先草拟批示于票签上,然后连同奏章一并呈送皇帝朱笔批答,此谓“送票”。
- 18.
递禀释义:向上级呈送报告。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如顽户任催不纳,排年递禀摘拘。”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三章第三节:“成章 主议改成师范学校……因亲至杭州学务处递禀,请其转达三司。”
- 19.
通状释义:旧时下级呈送上级的一种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