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执杖 执杖的意思
zhízhàng

执杖

简体执杖
繁体執杖
拼音zhí zhàng
注音ㄓˊ ㄓ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í,(1) 拿着。【组词】:执刃。执鞭。执笔。(2) 掌握。【组词】:执政。执教(jiào )。(3) 捕捉,逮捕。【组词】:战败被执。(4) 坚持。【组词】:固执。执意。(5) 实行。【组词】:执行。(6) 凭单。【组词】:回执。(7) 朋友。【例句】: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8) 姓。

zhàng,(1) 扶着走路的棍子。【组词】:手杖。拐杖。(2) 泛指棍棒。【组词】:擀面杖。禅杖。(3)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组词】:杖脊。(4) 古同“仗”,恃,凭倚。

基本含义

手持拐杖,指担任官职或职责。

执杖的意思

执杖 [zhí zhàng]

1. 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执杖”。

执杖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执杖”。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思家》:“斑衣罢想,纵然归去,又怕带麻执杖。”
湘剧《琵琶上路》:“为儿子的不能够披麻执杖。”


执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百释义:⒈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⒉执杖行刑。
    • 2.
      伍伯释义:⒈伍长。 晋 崔豹《古今注·舆服》:“伍伯,一伍之伯。五人曰伍,五长为伯,故称伍伯。”⒉亦作“伍百”。役卒。多为舆卫前导或执杖行刑。《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唐 韩愈《寄卢仝》诗:“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伯,一本作“百”。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呼伍伯辈,令二人持此木偶,掷之江中。”清 秦朝釪《消寒诗话》:“公急命伍伯批颊曰:‘尔欲污问官耶!’”程恩泽《索炬叹》诗:“忽闻伍伯詬且怒,踏破柴门索蕉炬。”参阅《宋书·百官志下》、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谈上》。
    • 3.
      执杖释义: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执杖”。
    • 4.
      节级释义:⒈次第。 《魏书·释老志》:“年常度僧……若无精行,不得滥採。若取非人,刺史为首,以违旨论,太守、县令、纲僚节级连坐,统及维那移五百里外异州为僧。”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备极珍玩,穷诸上饌,如是节级,莫不周施。”宋 沉括《梦溪笔谈·药议》:“其意以为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⒉唐 宋 时低级武职官员。唐 无名氏《炀帝开河记》:“又令少年驍卒五万人各执杖督工为吏,如节级、队长之类。”《旧唐书·懿宗纪》:“如本厢本将,今后有节级员闕,且以行营军健量材差置
    • 5.
      逊衣释义:清 代銮驾仪卫卤簿中抬轿执杖的人所穿的衣服。
    • 6.
      金刚力士释义:佛之侍从力士。也称密迹金刚或执杖药叉。 南朝 梁 宗懍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竝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原注:“金刚力士,世谓佛家之神。按《河图玉版》云:天立四极,有金刚力士,兵长三十丈。”
    • 7.
      问事杖释义:刑杖。《三国志·魏志·贾逵传》“充,咸熙 中为中护军”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李孚传》:“及到 梁淇,使从者斫问事杖三十枚,繫著马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九年》:“孚 斫问事杖,繫著马边。”胡三省 注:“问事杖,问事所执杖也。”

执杖(zhi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执杖是什么意思 执杖读音 怎么读 执杖,拼音是zhí zhàng,执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执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