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丁银 丁银的意思
dīngyín

丁银

简体丁银
繁体丁銀
拼音dīng yín
注音ㄉㄧㄥ 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īng zhēng,(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例句】:丁是丁,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组词】:园丁。(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yín,(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组词】:银子。银杯。银牌。(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组词】: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hāng )。银票。(3) 像银的颜色。【组词】:银白。银发(fà)。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4) 同“垠”,边。(5) 姓。

基本含义

指财富稀少,贫穷困苦。

丁银的意思

丁银 [dīng yín]

1. 按人丁数目交纳的税银。

丁银 引证解释

⒈ 按人丁数目交纳的税银。

明 王世懋 《二酉委谭摘录》:“炊方熟,会里长至门索丁银,无以应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南土粮重照产派役,不重丁银,故田地虽多,立一户即是一丁,丁银多寡不远。”


国语词典

丁银 [dīng yín]

⒈ 按人丁数目缴纳的税银。

《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总论》:「南土粮重照产派役,不重丁银,故田地虽多,立一户即是一丁,丁银多寡不远。」


丁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匠班银释义:清 代对匠户征收的代役金。《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嗣改为按户徵银解京代班,曰匠班银。后各省渐次摊入地丁徵收。”《清会典事例·户部·丁银摊征》:“康熙 四十一年覆准,山东 匠班银归入地丁徵收。”
    • 2.
      协解释义:⒈清制,一省的地丁银不够支用,朝廷可使别省拨款协助,此项协助经费的解送称“协解”。⒉犹和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英俄两国﹞谓彼等对於中国问题,当俟在华关係列强彼此协解,方才进行。”
    • 3.
      摊丁入地释义: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 4.
      新升释义:清 代对新开垦的田地所征收的钱粮。《清会典·户部·新垦升科分摊》:“四年覆准,河南 丁银摊入地亩,嗣后遇有报垦升科,将丁银随年别行均摊。十一年议准,湖北 於 雍正 七、八、九年各属开垦田地新升粮银九千四百一两四钱八分零,抵减 汉阳 等八县重丁银。”
    • 5.
      雍正释义:⒈清世宗年号。 ⒉(1678—1735)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其统治期内,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设立驻藏大臣,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惩治贪官,清理财政,实行绅民一体当差,推行摊丁入亩,统一征收地丁银,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丁银(dingy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丁银是什么意思 丁银读音 怎么读 丁银,拼音是dīng yín,丁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丁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