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 [biǎn dan]
1. 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
英[carrying pole; shoulder-pole;]
扁担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扁而长的挑物工具。用竹或木制成。
引《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语录》:“一似村里人把扁担共上将军鬭,我者里七事随身,手中是 关羽 八十斤刀,他便把扁担劈头打一棒。”
《水浒传》第九七回:“忽见崖畔林中走出一个樵者,腰插斧柯,将扁担做个拐杖,一步一步捉脚儿走上崖来。”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至于我那地方的大人,用单刀扁担在大街上决斗本来不算回事。”
国语词典
扁担 [biǎn dan]
⒈ 竹制或木制的扁长形,用来挑物的器具。也作「扁挑」、「匾担」。
引《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租了一个破亭子,两条扁担,四个乡里人歪抬著,也没有执事。」
扁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头释义:⒈表示同时进行几件事;一面:他一头走,一头说。⒉表示动作急;径直:打开车门,他一头钻了进去。⒊突然;一下子:刚进门,一头碰见了他。⒋头部突然往下扎或往下倒的动作:一头扑进水里。一头倒在床上。⒌一端:扁担的一头挑着篮子,另一头挂着水罐。⒍相当于一个头的高度:他比你高出一头。⒎同一个方面;一伙:昨天打桥牌,我和老王一头,小张和小李一头。⒏一块儿:他们是一头来的。
- 2.
两头打塌释义:扁担头的插栓或做卡。
- 3.
冲管释义:方言。扁担的一种。
- 4.
劈头盖脑释义:亦作“劈头劈脑”。亦作“劈头盖顶”。正对着头部。形容来势迅猛。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十章:“动不动便是耳光棍子,甚至扁担之类,可以打得死人的家伙,劈头劈脑打下来。”杨朔《春雷一声》:“革命象一声春雷似的,劈头盖顶压上来了。”峻青《海啸》第三章十二:“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劈头盖脑地打了下来。”《十月》1981年第5期:“有一回,她在团组织生活会上劈头盖脑地批评我,气得我一星期没理她。”
- 5.
勾担释义:两端带勾的扁担。
- 6.
匾担释义:即扁担。挑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扁而长。
- 7.
吉利子树释义:小花扁担杆:灌木,高1-3m。 小枝密被褐色短毛和星状毛。
- 8.
咯吱释义:形容竹、木等器物受挤压发出的声音:扁担压得咯吱咯吱地直响。
- 9.
嘎支释义:象声词。形容物件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多重迭用。如:他挑着行李走,扁担压得嘎支嘎支的响。
- 10.
嘎吱释义:形容物件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多重叠用):他挑着行李,扁担压得嘎吱嘎吱地响。
- 11.
奸顽释义:⒈亦作“奸顽”。 奸诈不法的人。唐 元稹《野节鞭》诗:“誓以鞭姦顽,不以鞭蹇躓。”《明史·太祖纪三》:“朕起兵至今四十餘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⒉奸诈不老实。元 无名氏《新水令·闺情》套曲:“他性格奸顽,不寄平安。章臺 柳恣意留连,蟾宫桂未许躋攀。”《水浒传》第十八回:“晁盖 这厮,姦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明 李贽《安期告众文》:“第二等躲懒僧众三名,第三等奸顽僧众一名。”束为《老长工》:“当时,老实肯干的社员都干活去了,剩下几个奸顽圪蛋,眼前摆着扁担箩头,不去送粪,围着我看热闹哩!”
- 12.
尖担两头脱释义: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 比喻两头落空。
- 13.
扁担舞释义:壮 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流行于 广西 一带。舞者多为双数,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时舞者围在长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担的一头,有节奏地敲击着长凳或木槽,使其发出响亮的声音,并边歌边舞。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
- 14.
扁挑释义:扁担。
- 15.
扁担社释义:元 代的一种民间组织。《元史·泰定帝纪一》:“﹝ 泰定 二年九月﹞甲寅,禁饥民结扁担社,伤人者杖一百,著为令。”
- 16.
扁担脱,两头虚释义:脱:脱落。 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比喻两头落空。
- 17.
扦担释义:⒈〈方〉。⒉用来挑柴的扁担,两头尖而上翘。⒊离间双方关系的人。
- 18.
抬秤释义:大型的杆秤,一次能称几百斤,用时从秤毫中穿上扁担或杠子,由两个人抬着。
- 19.
担儿释义: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 20.
担子释义:⒈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一副担子。 ⒉比喻担负的责任:我们不怕担子重,一定要把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