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将吏 将吏的意思
jiāng

将吏

简体将吏
繁体將吏
拼音jiāng lì
注音ㄐ一ㄤ ㄌ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ng jiàng qiāng,(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组词】:将领。(2) 统率,指挥。【例句】:将百万之众。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基本含义

将领和官吏,泛指军队和政府官员。

将吏的意思

将吏 [jiāng lì]

1. 军官。

3. 泛指文武官员。

将吏 引证解释

⒈ 军官。

《尉缭子·攻权》:“进退不豪,纵敌不禽,将吏士卒,动静一身。”
《汉书·武五子传赞》:“秦 将吏外畔,贼臣内发,乱作萧墙,祸成 二世。”

⒉ 泛指文武官员。

《唐律·捕亡》:“将吏追捕罪人。”
长孙无忌 疏议:“将吏已受使追捕者,谓见任武官为将,文官为吏。”


国语词典

将吏 [jiāng lì]

⒈ 文武官员的合称。

《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赞曰》:「秦将吏外畔,贼臣内发,乱作萧墙,祸成二世。」
《三国演义·第九回》:「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


将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会释义:⒈不领会;不知道。唐 元稹《进田弘正碑文状》:“臣若苟务文章,广徵经典,非唯将吏不会,亦恐 弘正 未详。”宋 周邦彦《南乡子》词:“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⒉不可能。明 康湋川《粉蝶儿·寄寿康对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门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会挂心头。”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⒊谓不以时朝见天子。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责 尉迟恭 以 汉高 故事,或如 汉文 之责 吴 不会而赐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
    • 2.
      先请释义:事先请示。《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膺 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 朔,付 洛阳 狱。受辞毕,即杀之。让 诉冤於帝,詔 膺 入殿,御亲临轩,詰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建武 三年,詔曰:‘吏不满百石,下至墨綬长相,有罪先请。’朔 为县令,法应先请,然后加刑也。”
    • 3.
      入务释义:⒈谓着手处理。唐 白居易《晚兴》诗:“将吏随衙散,文书入务稀。”⒉宋 代掌酒税之官名酒务,亦借称酒店。因以“入务”谓止酒不饮。宋 苏轼《七月五日》诗之一:“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王十朋 集注引 陈师道 曰:“酒入务,谓止酒不饮也。”宋 苏轼《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诗:“赵子 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
    • 4.
      受辞释义:⒈听从君主的令词。《管子·形势》:“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君之运也。”《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⒉亦作“受词”。听取供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膺 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 朔,付 洛阳 狱。受辞毕,即杀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黼(王黼)怒,令吏从 辅(曹辅)受词,辅 操笔曰:‘区区之心,一无所求,爱君而已。’退,待罪於家。”
    • 5.
      哗溃释义:哗变溃散。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而将吏贪懦,兵士怯弱,乃至闻风譁溃,驯至辱国请和者,得无皇上未有以鼓其气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宣统二年五月初一日两江总督张人骏致军机处请代奏电》:“万一餉絀譁溃,东南大局何堪设想。”
    • 6.
      外市释义:谓勾通外人以取利。《韩非子·内储说上》:“赵 令人因 申子 於 韩 请兵,将以攻 魏,申子 欲言之君,而恐君之疑己外市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乃使边境之民獘靡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 尉佗、章邯 得以成其私也。”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与外国交求利己,若 章邯 之比。”
    • 7.
      宾铁释义:⒈镔铁。 精炼之铁。宾,用同“鑌”。《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彦暉 将 顾彦瑶 顾城已危,谓诸将吏曰:‘事公当生死以之!’指其所佩宾铁剑曰:‘事急而有叛者,当齿此剑!’”《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又有礪石,剖之得宾铁,谓之喫铁石。”⒉辽 之号。《金史·太祖纪》:“上曰:‘辽 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 色尚白。’於是国号 大金。”⒊指马口铁。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他们有一个宾铁罐子,大概装过饼干的。”
    • 8.
      并坐释义:⒈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汉 蔡邕《被收时表》:“臣死期垂至,冒昧自陈,乞身当辜戮,免 质 并坐,臣死之日,则生之年也。”《新唐书·宋璟传》:“初,梁山 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胡(胡宗宪)幸其败,不发援兵。阮 悸甚,偃卧不能復出,诸将吏谓旦夕不守矣。有説 胡 倘失事法当并坐者,始遣驍鋭来援。”⒉相挨着坐。郭沫若《女神·湘累》:“妙龄女子二人,裸体,散发,并坐岸边岩石上,互相偎倚。”
    • 9.
      异等释义:⒈不同等级。 《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 舒守谦 ﹞十年居 元舆 舍,未尝一日有间,至於车服饮饌,亦无异等。”⒉超出一般;特等。《汉书·循吏传·王成》:“治有异等之效。”颜师古 注:“异於常等。”宋 苏轼《厚货财策》之二:“今之土兵,所以钝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见郡县有禁兵而待之异等,是以自弃于贱隶役夫之间,而将吏亦莫之训也。”⒊指德才特出的人。《史记·滑稽列传》:“赏异等,罚不肖。”《新唐书·韦处厚传》:“举贤良方正异等,宰相 裴垍 引直史馆。”清 顾炎武《
    • 10.
      擢敍释义:亦作“擢序”。提拔叙用。《后汉书·张陵传》:“明府不以 陵 不肖,误见擢序。”《晋书·姚兴载记上》:“録 马嵬 战时将吏,尽擢敍之。”
    • 11.
      整会释义:正式通知,知会。宋 叶适《嘉泰三年上宁宗皇帝札子三》:“臣仔细考究,乃有本州合得财赋,递年循习不加整会者二事。”《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望陛下严戒北边将吏,如渔船、柳栽之类,止可以文牒整会,道理晓諭,使其官司自行禁约,不可以矢刃相加。”
    • 12.
      料取释义:⒈选取。 《三国志·吴志·陈表传》:“表 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鋭以为僮僕,非 表 志也。’皆輒料取以充部伍。”《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吴 主使黄门徧行州郡,料取将吏家女。”⒉夺取。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下:“然未能攘奸扫秽,料取全胜,亦彼民之不幸乎?”
    • 13.
      横猾释义:⒈强横刁猾。 宋 苏舜钦《哭师鲁》诗:“二边方横猾,四海皆疮疣。斯时忽云亡,孰为朝廷忧。”《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元年》:“文武将吏往往潜与贼通…… 式(王式)阴察知,悉捕索,斩之,刑将吏尤横猾者。”⒉指强横刁猾的人。宋 苏舜钦《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所至横猾屏迹,畏公之明,不敢犯。”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募天下骄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輒败。”
    • 14.
      獘靡释义:疲敝委靡。 獘,通“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乃使边境之民獘靡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 尉佗、章邯 得以成其私也。”
    • 15.
      留后释义:⒈官职名。犹留守、留台。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北齐书·鲜宇世荣传》:“﹝ 武平 ﹞七年,后主 幸 晋阳,令 世荣 以本官判尚书右僕射事,贰右 北平王 北宫留后。”《北史·齐北平王贞传》:“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録尚书事。帝行幸,总留臺事。积年,后主以 贞 长大,渐忌之……令 冯士干 劾,繫 贞 於狱,夺其留后权。”参见“留守”、“留臺”。⒉官职名。唐 中叶后,藩镇坐大,节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亲信将吏代行职务,称节度留后或观察留后。亦有叛将推翻统师,自称留后,而后由朝廷补行正
    • 16.
      破釜沈舟释义:《史记·项羽本纪》:“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明 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亦作“破釜沉舟”。王逋《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爲爾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賊不滅,誓不返轍。”曹禺《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破釜”。明 张煌言《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計左
    • 17.
      衲衣释义:⒈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唐 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清 黄景仁《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⒉代称僧人。宋 梅尧臣《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 18.
      裸尸释义:谓使尸骨暴露于野外。《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而 操 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
    • 19.
      覆蔽释义:⒈掩蔽;覆盖。《隋书·天文志上》:“太帝上九星曰华盖,盖所以覆蔽太帝之坐也。”唐 冯贽《云仙杂记·厕上以术汤盥手》:“陈宛盛 居止,厠上以术汤盥手,槐板覆蔽粪,为都城第一。”⒉隐瞒。《汉书·食货志下》:“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后汉书·殇帝纪》:“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数十年将吏务为覆蔽,不之问,党日横炽。”
    • 20.
      适莫释义: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后汉书·李燮传》:“时 潁川 荀爽、贾彪,虽俱知名而不相能,燮 并交二子,情无适莫,世称其平正。”《三国志·吴志·顾雍传》:“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适,音的。心之所主为适,心之所否为莫。”元 元明善《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仁视群品,无间亲疏,义使英材,无比适莫。”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刘蕺山集》:“观此可知当日 东林 诸君子蹇裳濡足之习,先生亦心非之,故言之凛然,絶无适莫。”

将吏(jia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将吏是什么意思 将吏读音 怎么读 将吏,拼音是jiāng lì,将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将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