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工力 工力的意思
gōng

工力

简体工力
繁体
拼音gōng lì
注音ㄍㄨㄥ ㄌ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组词】: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组词】:工业。工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组词】:工作。工厂。竣工。(4) 工作量。【组词】: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5) 技术和技术修养。【组词】: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6) 细致,精巧。【组词】: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工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例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组词】: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lì,(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组词】:力气。力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组词】:视力。生产力。控制力。(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组词】:力学。作用力。保守力。(4) 用极大的力量。【组词】:尽力。力挫。力挽狂澜。(5) 姓。

基本含义

指勤奋努力工作的力量。

工力的意思

工力 [gōng lì]

1. 工夫和力量。

做到这一步要用很大的工力。

[ skill and force; ]

2. 人力(指一项工作所需要的)

世祖给其工力,会与沙门统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周视崧高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魏书·冯亮传》

[ manpower; ]

工力 引证解释

⒈ 工程所需的人力或人工。

《北史·隐逸传·冯亮》:“宣武 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 暹、河南 尹 甄琛 等同视 嵩山 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共是一河,其塞之工力不容若是之殊。”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诸侯各施工力,造成臺阁,一一完备。”

⒉ 指与所费功夫相应而获得的某方面素养和技能。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清 王士禛 《<四溟诗话>序》:“茂秦 今体工力深厚,句响而字稳。”
鲁迅 《花边文学·再论重译》:“然而我们向来看轻着翻译,尤其是重译……但在工作上,批评翻译却比批评创作难,不但看原文须有译者以上的工力,对作品也须有译者以上的理解。”


国语词典

工力 [gōng lì]

⒈ 工作所需要的人工。

《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冯亮传》:「宣武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同视嵩山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

⒉ 工夫和学力。

清·宋曹〈书法约言〉:「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谓离者,务须倍加工力,自然妙生。」


工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够味儿释义:工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这两句他唱得挺够味儿。
    • 2.
      如许释义:⒈如此;这样:泉水清如许。如许非凡的才智。⒉这么些;那么些:枉费如许工力。
    • 3.
      工力悉敌释义: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 4.
      工力释义:⒈本领和力量:做到这样是不容易的,必须用很大的工力。⒉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
    • 5.
      沙书释义:一种技艺表演。其法,用手撮细沙或石粉挥洒成字。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工力者为佳。
    • 6.
      筑构释义:建造。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虽非市朝,而寒暑均和;虽是筑构,而飭朴两逝。”《新唐书·后妃传上·徐贤妃》:“翠微、玉华 等宫,虽因山藉水,无筑构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谓无烦。”宋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独平章事大公首奏乞立庙 河南,明年七月,有詔可之,然尚未知筑构之式,靡所循依。”
    • 7.
      诗力释义:⒈诗的工力。唐 郑谷《寄题方干处士》诗:“暮年诗力在,新句更幽微。”宋 方岳《入闽》诗:“老去极知诗力退,只将日历记山川。”元 戴表元《次韵蔚上人见寄》:“流落谁相忆,山林 蔚 讲师;玄机魂梦接,诗力鬢毛知。”⒉诗的力量。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然此亦仅譬诗力於米盐,聊以震崇实之士,使知黄金黑铁,断不足以兴国家,德 法 二国之外形,亦非吾邦所可活剥;示其内质,冀略有所悟解而已。”
    • 8.
      韩孟释义:唐 文学家 韩愈 和 孟郊 的并称。两人诗风相近,并多联句之作,工力相敌,故后人论诗,常 韩 孟 并举。

工力(go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工力是什么意思 工力读音 怎么读 工力,拼音是gōng lì,工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工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