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利 公利的意思
gōng

公利

简体公利
繁体
拼音gōng lì
注音ㄍㄨㄥ ㄌ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lì,(1) 好处,与“害”“弊”相对。【组词】: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组词】: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组词】:吉利。顺利。(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组词】: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组词】:利息。利率(lǜ)。一本万利。(6) 姓。

基本含义

公众的利益。

公利的意思

公利 [gōng lì]

1. 公共的利益。

2. 显然的便利。

4. 犹功利。

公利 引证解释

⒈ 公共的利益。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商君书·壹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於国,私门不请於君。”

⒉ 显然的便利。

《淮南子·说山训》:“畏马之辟也,不敢骑;惧车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虚祸距公利也。”

⒊ 犹功利。

汉 桓宽 《盐铁论·轻重》:“诸侯莫能以德,而争於公利。”
王利器 校注引 陈遵默 云:“公利即功利,德与功利相反,争於功利,则莫能以德矣。”


国语词典

公利 [gōng lì]

⒈ 公众的利益。

如:「有时为了公利,牺牲一点个人的方便也是无可厚非的。」


公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利释义:⒈公共的利益。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商君书·壹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於国,私门不请於君。”⒉显然的便利。《淮南子·说山训》:“畏马之辟也,不敢骑;惧车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虚祸距公利也。”⒊犹功利。汉 桓宽《盐铁论·轻重》:“诸侯莫能以德,而争於公利。”王利器 校注引 陈遵默 云:“公利即功利,德与功利相反,争於功利,则莫能以德矣。”
    • 2.
      奸民释义:乱法犯禁,损公利己的人。
    • 3.
      工贾释义:⒈制造物品兼出售成品的手工业者。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⒉手工业和商业。《北史·阳固传》:“贵农桑,贱工贾。”
    • 4.
      私忌释义:⒈个人的仇怨。 《左传·昭公三年》:“叔弓 如 滕,葬 滕成公。子服椒 为介。及郊,遇 懿伯 之忌,敬子 不入。惠伯 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 请先入。乃先受馆,敬子 从之。”杜预 注:“忌,怨也。”孔颖达 疏:“懿伯 是 惠伯 之叔父,为人所杀,及 滕 郊遇 懿伯 之忌,逢其雠也。敬叔 不入,以礼 惠伯,欲使 惠伯 报叔父之讎,杀彼人也。”⒉私家的忌日。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死日。《北史·毕义云传》:“﹝又驾幸 晋阳 ﹞四品以下五品以上,令预前一日赴 南都 署表,三品以上,临日署讫。义云 乖例,

公利(go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利是什么意思 公利读音 怎么读 公利,拼音是gōng lì,公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