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牧守 牧守的意思
shǒu

牧守

简体牧守
繁体
拼音mù shǒu
注音ㄇㄨˋ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放养牲口。【组词】: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2) 治。【例句】:牧民(治理人民)。(3) 古代治民之官。【组词】:州牧。

shǒu,(1) 保持,卫护。【例句】: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2) 看管。【组词】:看守。守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组词】:守株待兔。留守。(4) 遵照。【组词】:遵守。守法。守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组词】:保守。因循守旧。(6) 呆在一起。【组词】:厮守。(7) 节操。【组词】:操守。(8) 靠近,依傍。【例句】: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组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基本含义

指守护、管理、保卫某个领域或职责,也可指守望、守候。

牧守的意思

牧守 [mù shǒu]

1. 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牧守 引证解释

⒈ 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汉书·翟方进传》:“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詆,中伤者尤多。”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
唐 白居易 《张聿可衢州刺史制》:“牧守之任,最亲吾人。”
明 何景明 《赠南雄判愈君序》:“公卿废礼士之文,牧守靡察民之实,是以官屈而吏以调困。”


国语词典

牧守 [mù shǒu]

⒈ 州郡的长官。

《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如陈咸、朱博、萧育、逢信、孙闳之属,皆京师世家,以材能,少历牧守列卿,知名当世。」


牧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境释义:⒈一个地方。 晋 葛洪《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南史·王诞传》:“孙伯符 岂不欲留 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⒉全境。《后汉书·桥玄传》:“为 汉阳 太守,时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玄 收考髠笞,死於 冀市,一境皆震。”《水浒传》第三十回:“快活林 一境之人,都知 武松 了得,那一个不来拜见 武松。”清 冯桂芬《江苏减赋记》:“余议用…… 顾亭林《日知録》所谓一境通摊之法,以所少之数均分於合县田中行之。”⒊一种境界。《景德传灯录·
    • 2.
      上牋释义:犹上表。 《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奋 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恪(诸葛恪)上牋諫。”《梁书·柳恽传》:“惲 上牋陈便宜,请城平之日,先收图籍及遵 汉祖 宽大爱民之义。高祖 从之。”宋 范成大《吴郡志·牧守》:“殷祐 为 吴郡 内史,上牋论 顾荣 功高,赠典不称。”
    • 3.
      伯牧释义:古代地方长官的泛称。语出《礼记·王制》“州有伯”郑玄 注:“殷 之州长曰伯,虞 夏 及 周 皆曰牧。”明 方孝孺《后乐斋记》:“匹夫而忧天下,无位而论世事,时俗以为狂而君子之所取也。以言乎位,内而公卿大夫,外而伯牧守令,禄丰者任荣,职要者忧重,匹夫固若无与焉。”
    • 4.
      侯伯释义:⒈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⒉泛指诸侯。汉 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⒊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 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 注:“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封之於 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 5.
      劝农使释义:官名。 汉 承 秦 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 唐 宋 均置劝农使。宋 高承《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劝农》:“汉 承 秦,置大农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也。唐 中 睿 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劝农名其官。《宋朝会要》曰:至道 二年七月,直史馆 陈靖 言天下多旷土流民,请置使招集,八月以 靖 为劝农使……至 景德 三年二月詔诸路转运、开封 知府、诸知州少卿监以上并兼劝农使,其餘知州军通判并兼判农事,令自今除授依此。”宋 范成大《离堆行》:“我昔官称劝晨使,
    • 6.
      功庸释义:⒈功劳;业绩。《国语·晋语七》:“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韦昭 注:“国功曰功,民功曰庸。”汉 王符《潜夫论·遏利》:“是故无功庸於民而求盈者,未尝不力颠也。”唐 元稹《王炅兼侍御史制》:“尔等初丧元戎,能以众整,送迎新旧之际,不无夙夜之劳。言念功庸,宜升秩序。”⒉工程的耗费。《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牧守、令长,擅立寺者,计其功庸,以枉法论。”胡三省 注:“庸,用也,劳也,顾也。”
    • 7.
      厌慁释义:厌烦。《新唐书·李揆传》:“家百口,贫无禄,丐食取给,牧守稍厌慁,则去之,流落凡十六年。”
    • 8.
      帅服释义:相率而归服。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 伐 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国语·齐语》:“一战帅服三十一国。”《北史·泉仚传》:“先是 东梁州 刺史 刘孟良 在职贪婪,人多背叛。仲遵 以廉简处之,羣蛮帅服。”《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
    • 9.
      店肆释义:⒈商店。《魏书·肃宗纪》:“牧守妄立碑颂,輒兴寺塔第宅,丰侈店肆商贩。”《隋书·裴矩传》:“﹝帝﹞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⒉旅舍。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一月前,有个 王粲,在我店肆中居住。”《水浒传》第六一回:“﹝ 吴用 李逵 ﹞行了几日,赶到 北京 城外店肆里歇下。”
    • 10.
      御扞释义:同“御捍”。 《周书·郑伟传》:“元顥 入 洛,以御扞之功,累迁都督二 豫、郢、雍 四州诸军、征东将军、豫州 刺史、兼尚书右僕射。”《旧唐书·懿宗纪》:“崔雍 任居牧守,贼犯州城,御扞曾不发言,从容乃与命酒。”宋 欧阳修《时论·塞垣》:“先是,胡马将入,寇于兹城,驻牙帐数日,伺 汉 兵之轻重,或我师御扞,乃长驱南下。”
    • 11.
      恩威释义:恩惠与威力。 多指仁政与刑治。《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唐 崔璞《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诗:“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明史·广西土司传三·利州》:“七年,豹 復与 颜 相仇杀,帝敕总兵官 吴亮 宣布恩威,令各罢兵。”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主要的不要让他们打成一条心,对于这样的人要恩威并用,也要恩威分用,你懂得吗?”
    • 12.
      挠屈释义:⒈屈服。《周书·王思政传》:“引见 文襄,辞气慷慨,无挠屈之容。”《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元年》:“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 未尝挠屈。”清 冯桂芬《与吉抚部书》:“至某等皆枢要所不喜,执事显与立异,毅然不为所挠屈。斯其居心,虽古大臣何以加之。”⒉枉曲。宋 欧阳修《论梁举直事封回内降札子》:“伏以曲庇小臣,挠屈国法,自前世帝王,苟有如此等事,史册书之。”《明史·耿九畴传》:“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 13.
      损败释义:⒈损失;损坏;破损。晋 葛洪《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济阳 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隋书·食货志》:“每年收积,勿使损败。”《元典章·户部七·至元新格》:“诸官物出给,先儘远年。其现在数多用处数少不堪久贮者,速申该上司作急支发,毋致损败。”⒉遭受祸患,身败。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
    • 14.
      搜采释义:⒈搜采亦作“搜採”。搜求采集。《宋书·志序》:“其有漏闕,及 何氏 后事,备加搜采,随就补缀焉。”《宋书·后废帝纪》:“兴言多士,常想得人。可普下牧守,广加搜採。”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许慎 特加搜采,九千之文始备。”明 宋濂《进<元史>表》:“故上自 太祖,下迄 寧宗,靡不网罗,严加搜采。”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视学湖北序》:“余乃别思一搜采之术,无啟弊之竇,而有补教之旌者。”孙犁《澹定集·烬馀书札》:“非如名人之搜采古物,冒充书法家也。”⒉蒐採:蒐采亦作“蒐採”。搜集。清 叶廷琯《吹网录·石林
    • 15.
      民豪释义:旧指民间有权势者。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永 传檄四方公侯、牧守、垒主、民豪,共讨 姚萇、慕容垂,令各帅所统,以孟冬上旬会大驾于 临晋。”
    • 16.
      浸渔释义:侵占掠夺他人的财物。《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牧守多浸渔百姓,使者干扰郡县。”清 杜濬《唐港耕人歌》:“污莱重使遭浸渔,不如弃向 黄河 水。”清 张杓《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揆厥所由,大都承办不力,兼有浸渔。”
    • 17.
      爱手反裘释义:比喻愚昧不辨本末。语本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 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 曰:‘胡爲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 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魏书·高祖纪上》:“去秋淫雨,洪水爲災,百姓嗷然,朕用嗟愍,故遣使者循方賑恤。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於取辦,愛毛反裘,甚無謂也。”
    • 18.
      畏懦释义:亦作“畏偄”。 亦作“畏愞”。胆怯软弱。《史记·东越列传》:“是时 汉 使大农 张成、故 山州侯 齿 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汉书·武帝纪》:“匈奴 入 雁门,太守坐畏愞弃市。”汉 王符《潜夫论·边议》:“然太守令长,皆奴怯畏偄不敢击。”宋 洪迈《容斋随笔·汉二帝治盗》:“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南渡为宰执者,多怯惧畏懦,不敢有为。”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皇上仅寄耳目於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
    • 19.
      萌俗释义:民俗。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三:“自萌俗浇弛,法令滋彰。”《北史·薛慎传》:“牧守令长是化人者也,岂有其子娶妻,便与父母离析?非惟萌俗之失,亦是牧守之罪。”《隋书·薛道衡传》:“朕欲令尔将摄,兼抚萌俗。”
    • 20.
      计帐释义:⒈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周书·苏绰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辛未,李崧 奏:‘诸州仓粮於计帐之外,所餘颇多。’”胡三省 注:“计帐,谓岁计其数造帐以申三司者。”《金史·食货志一》:“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⒉计算帐目。明 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居家手不识握筭计帐之具,口不问钱米盈缩。”

牧守(mu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牧守是什么意思 牧守读音 怎么读 牧守,拼音是mù shǒu,牧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牧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