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小刀会起义 小刀会起义的意思
xiǎodāohuì

小刀会起义

简体小刀会起义
繁体
拼音xiǎo dāo huì qǐ yì
注音ㄒ一ㄠˇ ㄉㄠ ㄏㄨㄟˋ ㄑ一ˇ 一ˋ
结构ABCDE式
字数5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ǎo,(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组词】: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组词】: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 时间短。【组词】:小坐。小住。(4) 年幼小,排行最末。【组词】:小孩。(5) 谦辞。【组词】:小弟。小可。小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6) 妾。【组词】:小房。

dāo,(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组词】: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例句】: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组词】:刀币。(4) 姓。

huì kuài,(1) 总计。【例句】: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2) 姓。

qǐ,(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组词】: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组词】: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组词】:起锚。起获。(5) 领取(凭证)。【组词】:起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组词】:起伏。起劲。起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组词】: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8) 长出。【组词】:起痱子。(9) 拟定。【组词】:起草。(10) 建造,建立。【组词】:起房子。白手起家。(11) 群,组,批。【例句】:一起(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组词】:一起案件。(13) 自,从。【例句】:起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想起。掀起。兴(xīng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组词】:唱起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组词】: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小刀会起义的意思

小刀会起义 [xiǎo dāo huì qǐ yì]

1.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小刀会(天地会的一个支派)响应太平军,黄威、刘丽川领导在厦门和上海举行的起义。在清军和英法侵略军的镇压下遭到失败,余部参加了太平军。


小刀会起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合会释义:天地会的别名。天地会以反 清 复 明 为宗旨,相传以 洪武(明太祖 年号)的洪字为其代称,对内称“洪门”,会员互称“洪家兄弟”。因洪字有三点水偏旁,故又称“三点会”。后嫌只取左偏,偏而不全,不吉祥,故又取右偏“共”,“共”有会合之义,因改称“三合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吴观察致倪方伯书》:“近日三合会匪东西四散,无处不有。”彭湃《海丰农民运动》:“三合会秘密结社之盛行,几乎普遍了全县。”
    • 2.
      印照释义:执照,凭证。 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宜咨抚臣,开諭军民,自备工本,官给印照,俾永为己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咸丰三年十二月丙申发出“上谕”一》:“城内接应之人又被搜杀,贼匪又得印照,可以影射。”
    • 3.
      学宫释义:⒈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復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餘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⒉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絶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一个好官。”清 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 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康熙 戊午地震復倾,公独力重建,庙貌聿新。”《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刘元帅 坐於学宫明
    • 4.
      寄儿释义:义儿,干儿。《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为首者,系 青浦 周立春 之寄儿 王 姓也,年约十七、八。”
    • 5.
      小刀会释义:清代民间秘密团体。有属于白莲教的和属于天地会的两个支派。属于白莲教的支派,活动于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曾参加反帝斗争。属于天地会的支派,鸦片战争以后,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组织。1853年5月福建小刀会在黄威领导下于海澄(今并入龙海)起义,攻占漳州、厦门等地。1853年9月,刘丽川在上海领导小刀会起义,成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6.
      市梢释义:市镇街道的尽头。《水浒传》第四回:“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癸丑嘉定纪事》:“﹝ 吴林 ﹞出市梢后,遣各勇回城,独带亲信勇数人赴 沪。”
    • 7.
      搆哄释义:闹事。《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遐迩贯珍》:“江苏 上海县 於八月五日晨为 闽 粤 人聚党搆哄,戕县令,劫监司,毁文武大小各署。”
    • 8.
      明干释义:明智干练。宋 欧阳修《再论按察官吏状》:“莫若精选明干朝臣十许人,分行天下,尽籍官吏能否而升黜之。”明 无名氏《云间杂志》卷四:“苟年值其丰而佐之以明干之有司,则计日而成功者,常十之十。”《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清朝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档案资料·向荣奏稿》:“而兵积习,每以不得入城为耻。若不商派明干大员,管带精鋭兵勇,扼要堵剿,恐致首逆窜出,另生枝节。”
    • 9.
      民脂释义: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 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朘民膏,剥民脂,官府直如盗贼。”川剧《谭记儿》第三场:“贪恋酒色,不理民情,荒怠政务,勒索民脂。”参见“民膏民脂”。
    • 10.
      蠢然释义:⒈动貌。 《阴符经》下篇:“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易纬乾坤凿度》卷上:“画坤为人门,万物蠢然,俱受荫育。”《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袁祖德布告一》:“刻下叛党蠢然思动,四乡匪徒不断滋扰。”张鼎丞 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当地反动派见 粤 军活跃,都蠢然而动,积极配合。”⒉笨拙迟钝的样子。宋 欧阳修《言青苗钱第一札子》:“至於田野之民蠢然,固不知《周官·泉府》为何物。”明 沉榜《宛署杂记·三婆》:“蠢然匹妇非若艳巧之可倾人城国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乡人皆言其蠢然
    • 11.
      豫园释义:园名。 在 上海市 南市区。建于 明 嘉靖 三十八年至 万历 五年(公元1559-1577年)。为 江 南著名园林。园内亭、台、楼、阁林立,曲廊回环,保持 明 清 建筑特色。其中 点春堂 是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的指挥部。
    • 12.
      酖毒释义:⒈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⒉引申指邪恶之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⒊毒害。《韩非子
    • 13.
      钟鲸释义:形同鲸鱼的撞钟木。 语出《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西京赋》注:“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輒大鸣呼。凡鐘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为鲸鱼。”《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肯信鐘鲸吼,休将栈马猜。”
小刀会起义是什么意思 小刀会起义读音 怎么读 小刀会起义,拼音是xiǎo dāo huì qǐ yì,小刀会起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小刀会起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