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患 外患的意思
wàihuàn

外患

简体外患
繁体
拼音wài huàn
注音ㄨㄞˋ ㄏ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huàn,(1) 忧虑。【组词】:患得患失。忧患。(2) 灾祸。【组词】:患难。祸患。隐患。防患未然。(3) 害病。【组词】:患病。患者。

基本含义

指来自外部的危害,特指外国的入侵或侵略。

外患的意思

外患 [wài huàn]

1. 指外国的干涉侵略。

内忧外患交迫。

[foreign aggression;]

外患 引证解释

⒈ 外来的祸害。多指外国的侵略。

《礼记·杂记下》:“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
孔颖达 疏:“外患弗辟也者,外谓在外邻国为其寇患。”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将息之道,当先理其心,心闲无事,然后外患不入。”
《新唐书·昭宗纪赞》:“昭宗 为人明雋,初亦有志於兴復,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
邹韬奋 《经历》三二:“外患如此急迫, 中国 人如以仅有的武力消耗于内战,即是减少对外的力量。”


国语词典

外患 [wài huàn]

⒈ 来自国外的祸害。。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新唐书·卷一〇·昭宗本纪》赞曰:「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也作「外祸」。

如:「外患频仍」、「内忧外患

外祸

内乱 内患 内讧


外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外祸释义:外患。

外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内乱释义:指由国内的政治、经济等原因引起的社会动乱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暴力行动和战争。
    • 2.
      内讧释义:也作内哄。指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等原因而发生冲突或战争。
    • 3.
      内患释义:国内的祸害忧患。

外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逼释义:⒈亦作“侵逼”。侵犯逼迫。《管子·君臣上》:“姦心之积也,其大者有侵偪杀上之祸,其小者有比周内争之乱。”《后汉书·董卓传》:“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 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孙中山《致黄兴书》:“中国 当此外患侵逼、内政紊乱之秋,正我辈奋戈饮弹、碎肉喋血之时。”⒉见“侵偪”。
    • 2.
      内忧外侮释义: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 3.
      内忧外患释义: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管子·戒》:“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4.
      内忧释义:⒈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内忧外患。⒉内心忧虑。⒊指母丧。
    • 5.
      勤王释义:⒈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时,臣子发兵援救:勤王之师。⒉为王朝尽力。
    • 6.
      国家闲暇释义:国家太平无事,既无内乱,也无外患。
    • 7.
      外内无患释义:患:灾祸,忧患。既无外患,也无内忧。
    • 8.
      外患释义:来自国外的祸害,多指外国的侵略:内忧外患。
    • 9.
      外攘内安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排除外患,安定内部。
    • 10.
      外祸释义:外患。
    • 11.
      外虞释义:⒈谓对外患的防备。⒉外患。
    • 12.
      外难释义:犹外患。 《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管子·法法》:“彼智者知吾情伪,为敌谋我,则外难自是至矣。”《三国志·魏志·张杨传》:“杨 以粮迎道路,遂至 洛阳。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 当捍外难,何事京都?’”《南史·陈纪下·后主》:“后主 愈骄,不虞外难,荒於酒色,不恤政事。”
    • 13.
      妾人释义:古时女子谦称自己。《管子·戒》:“妾人闻之,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汉 司马相如《长门赋》:“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 14.
      安内攘外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15.
      安内攮外释义:原就药的疗效而言。 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16.
      寇乱释义:⒈外患与内乱。 ⒉侵扰。
    • 17.
      寇难释义: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 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 18.
      攘外安内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19.
      攘外释义:排除外患。
    • 20.
      敏妙释义:⒈明快,隽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⒉敏捷颖悟。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外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逼释义:⒈亦作“侵逼”。侵犯逼迫。《管子·君臣上》:“姦心之积也,其大者有侵偪杀上之祸,其小者有比周内争之乱。”《后汉书·董卓传》:“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 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孙中山《致黄兴书》:“中国 当此外患侵逼、内政紊乱之秋,正我辈奋戈饮弹、碎肉喋血之时。”⒉见“侵偪”。
    • 2.
      内忧外侮释义: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 3.
      内忧外患释义: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管子·戒》:“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4.
      内忧释义:⒈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内忧外患。⒉内心忧虑。⒊指母丧。
    • 5.
      勤王释义:⒈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时,臣子发兵援救:勤王之师。⒉为王朝尽力。
    • 6.
      国家闲暇释义:国家太平无事,既无内乱,也无外患。
    • 7.
      外内无患释义:患:灾祸,忧患。既无外患,也无内忧。
    • 8.
      外患释义:来自国外的祸害,多指外国的侵略:内忧外患。
    • 9.
      外攘内安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排除外患,安定内部。
    • 10.
      外祸释义:外患。
    • 11.
      外虞释义:⒈谓对外患的防备。⒉外患。
    • 12.
      外难释义:犹外患。 《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管子·法法》:“彼智者知吾情伪,为敌谋我,则外难自是至矣。”《三国志·魏志·张杨传》:“杨 以粮迎道路,遂至 洛阳。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 当捍外难,何事京都?’”《南史·陈纪下·后主》:“后主 愈骄,不虞外难,荒於酒色,不恤政事。”
    • 13.
      妾人释义:古时女子谦称自己。《管子·戒》:“妾人闻之,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汉 司马相如《长门赋》:“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 14.
      安内攘外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15.
      安内攮外释义:原就药的疗效而言。 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16.
      寇乱释义:⒈外患与内乱。 ⒉侵扰。
    • 17.
      寇难释义: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 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 18.
      攘外安内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19.
      攘外释义:排除外患。
    • 20.
      敏妙释义:⒈明快,隽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⒉敏捷颖悟。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外患造句

1.面对外患将至,统治者却依然如燕雀处堂,不知危机四伏,实在可悲。

2.义气是关羽,华容狭路,身为蜀军的你放了曹操;衷心是赵云,千里单骑,身陷重为的你紧抱刘婵;勇气是张飞,大兴山下,筋疲力尽的你快斩邓茂;坚毅是则徐,虎门硝烟,内忧外患的你力挺民族。

3.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4.一个国家要是政治腐败,民困国贫,外患就会乘虚侵入。

5.当内忧外患平定以后,我们一定痛饮黄龙,在首都庆功!

6.国民党统治时期,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7.解放初期,我们国家内忧外患,日子很不好过。

8.旧社会的中国内忧外患、水深火热。

9.阿富汗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10.中国内忧外患的时期已过去了。

11.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外患是什么意思 外患读音 怎么读 外患,拼音是wài huàn,外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