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命 [guī mìng]
1. 归顺;投诚。
归命 引证解释
⒈ 归顺;投诚。
引汉 贾谊 《上疏陈政事》:“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
宋 苏轼 《乞常州居住表》:“与其强颜忍耻,干求於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於君父。”
明 高攀龙 《江西安福县知县台卿夏公行状略》:“未尝损国家之一卒,用国家之金钱,而卒使远夷慑伏,近夷归命,一方底寧。”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一时强藩之归命者不至再为猜阻。”
国语词典
归命 [guī mìng]
⒈ 归顺。
引《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
归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仰哺释义:谓依靠他人哺养、供养。 《新唐书·沙陀传赞》:“沙陀 始归命天子,仰哺于边,世喋血助征讨,常为边兵雄。”宋 曾巩《与刘抗龙图启》:“四弟怀仰哺之託,九妹有待年之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足下乃以三军之众,仰哺他人;千金之资,坐供外费,良非上策。”
- 2.
侵削释义:侵夺;削夺。《荀子·正论》:“甚者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则虽未亡,吾谓之无天下矣。”《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或缘姦作邪,侵削细民,元元安所归命哉!”《汉书·申屠嘉传》:“二年,鼂错 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适罚侵削诸侯。”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壃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
- 3.
南无阿弥陀佛释义: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意为“归命无量光觉”或“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谓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命终往生西方净土。
- 4.
吴大皇帝释义:指 三国 吴 主 孙权。因谥号为“大皇帝”,故称。《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 薨,时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南史·王僧虔传》:“僧虔 得人间所有卷中所无者: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 书、桓玄 书,及 王丞相 导、领军 洽、中书令 珉、张芝、索靖、卫伯儒、张翼 十一卷,奏之。”
- 5.
囊莫释义:梵语namas的音译。 也译为“南无”。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
- 6.
康愈释义:康复痊愈。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有婴疾病欲祈康愈者,涂香散华,至诚归命,多蒙瘳差。”《宋史·礼志二五》:“太上皇帝虽未康愈,宫中亦行三年之制。”
- 7.
延企释义:延颈企踵的略语。形容急切地盼望。《后汉书·张奂传》:“屏营延企,侧待归命。” 例:延企为劳。
- 8.
开纳释义:⒈广泛采纳。 《晋书·张寔传》:“偃聪塞智,开纳羣言。”⒉见“开内”。⒊接纳,允许往来通好。宋 王安石《与赵卨龙图书》:“议者多言遽欲开纳西人,则示之弱,彼或崛强。以事情料之,殆不如此。”宋 陆游《蜡弹省札》:“应有据以北州郡归命者,即其所得州郡,裂土封建……机会之来,时不可失,各宜勇决,以称朝廷开纳之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朝廷开纳 夏国,本欲宽财息民。”
- 9.
衔璧释义:⒈《左传·僖公六年》:“许 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櫬。”杜预 注:“缚手於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贄,手缚故衔之。”后因称国君投降为“衔璧”。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伪 孙 衔璧,奉土归疆。”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四:“有司候 昶 至闕,令衔璧俘献於太庙。”《痛史》第一回:“不比那失位的昏君衔璧舆櫬之后,不过封他一个归命侯。”⒉镶嵌玉璧。汉 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
- 10.
走命释义:归命,投诚。
- 11.
那摩释义:亦作“那謨”。佛教语。梵文Namas的音译。南无。意谓归敬、归命、信从。佛教徒称合掌稽首为“南无”,并用在佛、菩萨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