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 [fā bìng]
1. 生病,疾病的侵袭。
例突然发病。
英[attack;]
发病 引证解释
⒈ 某种疾病在体内开始发作。
引《史记·五宗世家》:“寄 於上最亲,意伤之,发病而死。”
《北史·于仲文传》:“帝大怒,释诸将,独繫 仲文。仲文 忧恚发病,困篤,方出之。”
巴金 《衷心感谢他》:“听 牟决鸣 同志说他( 何其芳 )不知休息地带病写作,每天写到深夜,一直到发病进医院。”
国语词典
发病 [fā bìng]
⒈ 生病、害病。
引《宋书·卷六二·王微传》:「微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治,哀痛僧谦不能已。」
反痊愈
发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毒释义:病,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的小淋巴管引起。最常发病的部位是面部和小腿。症状是突发高热,病变部分呈片状红斑,疼痛,发热,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很清晰。
- 2.
乳腺炎释义:妇女乳腺的炎症,多见于哺乳期,发病时,体温急剧上升,局部肿胀、发红,有剧痛,有的化脓。 通称奶疮。
- 3.
五形志释义:即以形体和情志为标准将人分为五类人,这五类人在发病时有各自的特点及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是后世中医体质学理论基础之一。
- 4.
偏头痛释义:一种反复发作的头痛。 发病多与脑血管舒缩障碍有关。一般为单侧,轻重、频率、持续时间不定,伴有厌食、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 5.
卞毅释义:性急而刚。王闿运《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年七十有五行状》:“公性卞毅,又移营海口,居草棚,暑湿寒雨,内外煎逼,发病遂不可治。”
- 6.
发疾释义:犹发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景公 退 穰苴,苴 发疾而死。”《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兄 客卿 敏惠早夭,母 藺夫人 悲伤发疾慌惚。”《新唐书·郭銛传》:“长庆 三年,暴卒。太后遣使按问发疾状,久乃解。”《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引《国史纂异·崔融》:“唐 国子司业 崔融 作 武后 册文,因发疾而卒。”
- 7.
发病释义:某种疾病在有机体内开始发生:发病率。秋冬之交容易发病。
- 8.
四六风释义: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发病多在出生后四天至六天。如:孩子的脐带带进脏东西,得了四六风,抽死啦!
- 9.
回归热释义: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虱叮咬传播。主要症状是高热、剧烈头痛、肝脾肿大,严重的可有黄疸。发病和间歇各约七天,常反复几次。
- 10.
多发病释义:人群中时常发 生的疾病。如气管炎、感冒等。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条件和季节有不同的多发病。
- 11.
多发释义:属性词。发生率较高的:多发病。事故多发地段。
- 12.
子午痧释义:即霍乱。因起病凶猛,有子时发病午时死亡的危险,故名。
- 13.
实症释义:中医通常指发病时高烧、无汗、大便不通、胸腹胀满等症状。
- 14.
害发释义:谓患病,发病。
- 15.
尘埃传染释义:疾病的一种传染方式。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落到地面上,干燥后随尘土飞扬。人吸入后,引起发病。肺结核﹑天花等病就是这样传染的。
- 16.
带菌者释义:受病原体感染 而未发病,或病愈后病原体未除尽,能携带并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 17.
心身疾病释义: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受心理因素影响的身体疾病。分为植物性神经系统障碍、代谢过程和内分泌障碍、过敏性疾患三大类。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情绪、性格、生活事件及特殊性问题等。
- 18.
急性病释义:⒈发病急剧、病情变化很快、症状较重的疾病,如霍乱、急性胰腺炎等。 ⒉比喻不顾客观实际、急于求成的毛病。
- 19.
患病率释义:[疾病、传染媒介等的] 传播程度。 有时指对在某一时间内受某种疾病发病人口的百分比的研究。
- 20.
愤郁释义:愤恨抑郁。 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自到 西京 以来,朝夕伏听朝廷惟新之政,以为必务明四目,达四聪,以发天下积年愤鬱之志。”《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鲍叔牙 愤鬱发病而死,齐 事从此大坏矣。”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媚 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鬱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