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慨然 慨然的意思
kǎirán

慨然

简体慨然
繁体
拼音kǎi rán
注音ㄎㄞˇ ㄖ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ǎi,(1) 情绪激昂,愤激。【组词】:愤慨。慷慨。(2) 叹息,叹气。【组词】:慨叹。感慨。(3) 豪爽,不吝啬。【组词】:慨允。慨诺。慨然。

rán,(1) 对,是。【组词】:然否。不然。不以为然。(2) 以为对,答应,信守。【例句】: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组词】:当然。然后。然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组词】:显然。忽然。飘飘然。(6) 同“燃”。

基本含义

表示心情激动,情绪高涨,意气风发。

慨然的意思

慨然 [kǎi rán]

1. 形容感慨。

慨然长叹。

[ with deep feeling; ]

2. 形容慷慨。

慨然相赠。

[ generously; ]

慨然 引证解释

⒈ 感慨貌。

《荀子·宥坐》:“孔子 慨然叹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
唐 元季川 《山中晚兴》诗:“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
清 顾炎武 《有叹》诗:“慨然青云志,一旦从羈旅。”

⒉ 感情激昂貌。 汉 李陵 《答苏武书》:“慰诲懃懃,有踰骨肉。

陵 虽不敏,能不慨然。”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 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宋 欧阳修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於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臺陀开纳 ﹞慨然投笔,辞 维也纳 剧场诗人之职。”

⒊ 无所吝惜貌。

《西游记》第二六回:“特来尊处求赐一方医治,万望慨然。”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今天在此遇见你这 水心先生,竟慨然助了我五两银子。”
曹亚伯 《黄花岗之役·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偶忆某西医生新购一地於 沙河,以此事请,或可慨让。遂造医生之庐而告之,医生慨然许诺。”


国语词典

慨然 [kǎi rán]

⒈ 感叹的样子。

《荀子·宥坐》:「孔子慨然叹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
《三国演义·第一回》:「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

⒉ 情绪激动、高昂。

汉·李陵〈重报苏武书〉:「慰诲懃懃,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三国演义·第五回》:「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⒊ 爽快不吝惜的样子。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玄慨然依允,写书一封,付与玄德。」
《西游记·第二六回》:「特来尊处求赐一方医治,万望慨然。」


慨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害释义:晋 周处 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晋书·周处传》:“处 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邪?’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 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 2.
      上事释义:⒈正业。《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⒉指君事,国事。汉 刘安《上书谏伐南越》:“越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⒊向朝廷上书言事。《后汉书·隗嚣传》:“嚣 宾客、掾史多文学生,每所上事,当世士大夫皆讽诵之。”⒋指所上的奏章。《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悽愴动容。”⒌接任;就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壬午,延寿 下令,以来月朔日於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续资治通鉴
    • 3.
      中助释义:指朝中权贵的帮助。《旧唐书·崔元略传》:“ 元略 有中助,止於削兼大夫。”《新唐书·李训传》:“ 仲言 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齪齪,吾闻 注 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
    • 4.
      临危下石释义: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野叟曝言》第五九回:“水夫人 慨然嘆息道:‘……即衣冠名教中,講説道學,誇談經濟者,少甚麽看風使柁、臨危下石之人。’”
    • 5.
      乃今释义:⒈而今;方今;如今。《左传·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庄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成玄英 疏:“立身以来,方今始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 比干 剖心,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金 元好问《范宽秦川图》诗:“乃今得子胸中 秦,作诗一笑君应闻。”清 方苞《与刘函三书》:“僕闻而慨然以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⒉迺今:而今,如今。《汉书·邹阳传》:“臣闻 比干 剖心,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 6.
      候潮释义:等候涨潮。唐 李嘉祐《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诗:“长安 带酒别,建业 候潮归。”唐 黄滔《送君南浦赋》:“当其繫马出船,候潮待月,低徊而少妇对景,愴恨而王孙望闕,莫不捻 嶰 竹以凄楚,拨 湘 絃而激越。”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今年的禁用阴历……连 上海 的无业游民,公司雇员,竟也常常慨然长叹,或者说这很不便于农家的耕种,或者说这很不便于海船的候潮。”
    • 7.
      前志释义:⒈前人的记述。《左传·成公十五年》:“子臧 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国语·晋语六》:“夫 成子 导前志以佐先君。”三国 魏 曹植《学官颂》:“由 也务学,名在前志;宰予 昼寝,粪土作诫;过庭子弟,《诗》《礼》明记。”⒉往昔的志向。唐 李白《颍阳别元丹邱之淮阴》诗:“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唐 许浑《寄契盈上人》诗:“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⒊前人的志向。《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宋 苏辙《陈述古舍人辞庙文》:“慨然顾瞻,思继前志。”
    • 8.
      司马树释义:晋 大司马 桓温 所植之柳树。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 北征,经 金城,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明 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汉南 已老司马树,峴首 已仆 羊公 碑。”
    • 9.
      坐髀释义:指臀部与股部的肌肉。宋 孔平仲《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诗:“江边钟官老铸钱,坐髀已消穷且暝。”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表 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 怪问 备,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此诗即用“髀肉復生”之典,谓屈沉下僚,专司铸造,未得返京。
    • 10.
      孟博登车释义:东汉 范滂,字 孟博。曾以清诏使巡察 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事见《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后因以“孟博登车”为有志治世之典。
    • 11.
      客槎释义:指升天所乘之槎。 用 晋 张华《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 牛女 事。唐 罗隐《黄河》诗:“高祖 誓功衣带小,仙人占头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宋 苏轼《鹊桥仙·七夕》词:“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宋 陆游《予以壬戌慨然有赋》诗:“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参见“客星”。
    • 12.
      岘山释义:⒈山名。 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东临 汉水,为 襄阳 南面要塞。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唐 孟浩然《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宋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羊叔子 镇 襄阳,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峴山 因是以传。”⒉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后避 唐中宗(李显)讳,改名 岘山。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吴
    • 13.
      应诺释义:答应;应承:连声应诺。慨然应诺。
    • 14.
      异闻释义:⒈别有所闻;所闻不同。《论语·季氏》:“陈亢 问于 伯鱼 曰:‘子亦有异闻乎?’”何晏 集解:“以为 伯鱼 孔子 之子,所闻当有异。”《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源流遂往,详略异闻。”张铣 注:“﹝帝王﹞音乐宴会虽因时权变,源流遂往,而论説其道者,所闻不同。”⒉新的知识;不同的见闻。《后汉书·杨终传》:“﹝ 赵博 等﹞以 终 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晋 王羲之《十七帖》:“往在都,见 诸葛顒,曾具问 蜀中 事,云:‘成都 城池门屋楼观,皆是 秦 时 司马错 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
    • 15.
      彫丧释义:⒈死亡。晋 陆机《门有车马客行》:“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彫丧。”宋 苏轼《与宋汉杰书》之一:“话及畴昔,良復慨然,三十餘年矣,如隔晨耳,而前人彫丧略尽,僕亦仅能生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女曰:‘妾失身於郎,谁实为之?脱令中途彫丧,焉置妾也?’”⒉衰敝;颓丧。《周书·苏绰传》:“世道彫丧,已数百年。”唐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筋力交彫丧,飘零免战兢。”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今日屡败之后,元气彫丧。”
    • 16.
      得请释义:犹言所请获准。 《左传·僖公十年》:“夷吾 无礼,余得请於帝矣,将以 晋 畀 秦,秦 将祀余。”宋 欧阳修《思颍诗后序》:“皇祐 元年春,予自 广陵 得请来 潁,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於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 17.
      慨然释义:⒈毫不吝惜地;大方地:慨然相赠。 ⒉感慨地:慨然长叹。
    • 18.
      慨然允诺释义: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 19.
      慨然应允释义:慨然:慷慨、爽快。 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 20.
      慨然领诺释义:慨然领诺是一个汉语词语,慨然:慷慨、爽快形容很慷慨地答应下来出自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慨然(kair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慨然是什么意思 慨然读音 怎么读 慨然,拼音是kǎi rán,慨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慨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