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理直 理直的意思
zhí

理直

简体理直
繁体
拼音lǐ zhí
注音ㄌㄧˇ ㄓ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zhí,(1) 不弯曲。【组词】: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jué)。直观。(2) 把弯曲的伸开。【组词】:直起腰来。(3) 公正合理。【组词】: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4) 爽快,坦率。【组词】:直爽。直率(shuài)。直谏。直诚。直言不讳。(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组词】:一直走。直哭。(6) 竖,与“横”相对。【例句】:不要横着写,要直着写。(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8) 姓。

基本含义

指言行合乎道理、合乎情理。

理直的意思

理直 [lǐ zhí]

1. 忠恕正直。

2. 理由正大、正确。

3. 亦作“理值”。照料;料理。

5. 审理确实。

理直 引证解释

⒈ 忠恕正直。

《逸周书·谥法》:“刚强理直曰武。”
孔晁 注:“理,忠恕;直,无曲。”
《北史·于忠传》:“有司奏太常少卿 元端 议:‘案諡法,刚强理直曰武,怙威肆行曰丑,宜謚武丑公。’”
元 方回 《勉斋箴》:“贤所以自勉兮,尤务理直而欲屏。”

⒉ 理由正大、正确。

《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理直千人必往,心亏寸步难移。”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今情愿明日多还他些,执意不肯,反要打我。老翁,你且説谁个的理直?”

⒊ 亦作“理值”。照料;料理。

《英烈传》第十七回:“那小二道:‘客官,不是小人不来理值,但只为我主人 孔文秀,有个女儿……命在早晚,因此怀虑,衝撞了相公。’”
茅盾 《林家铺子》六:“店里拼凑起来,还有一百块,你带了去,过一两个月也就够了。这里的事,我和他们理直。”

⒋ 审理确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后抽之卷,为 寧波 迭殴致死一案,初拟情实。旋以索逋理直,死由还殴,改缓决。”


国语词典

理直 [lǐ zhí]

⒈ 正义无私。

《北史·卷二三·于栗䃅传》:「案谥法,刚强理直曰武,怙威肆行曰丑,宜谥武丑公。」

⒉ 理由正确、充足。

《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理直千人必往,心亏寸步难移。」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事是他理直,不好曲拗得。」


理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理值释义:见“理直”。
    • 2.
      方回释义:⒈古仙人名。相传于唐尧时曾隐于五柞山,尧聘为闾士,炼食云母粉,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闭于室中,求其传道。⒉借指山野隐士。
    • 3.
      客官释义: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理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侃侃释义: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侃侃而谈。
    • 2.
      侃侃凿凿释义:形容所说的道理理直气壮而又确凿可信。
    • 3.
      侃侃而言释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4.
      侃侃而谈释义: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5.
      侃侃谔谔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 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 6.
      嘴软释义:说话不理直气壮。
    • 7.
      声口释义:⒈指说话的口音、语调:听他的声口,不是北方人。 ⒉口气;口吻:理直气壮的声口。
    • 8.
      引裾释义:拉住衣襟。 指 三国 魏 辛毗 拉住 文帝 衣襟坚持诤谏的故事。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引裾”喻人臣能据理直谏。
    • 9.
      振振有辞释义:好像很有理由,说个没完。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
    • 10.
      朱批谕旨释义: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琦公(琦善)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 11.
      松木释义:⒈木材纹理直,白色或黄色,很耐久,含大量树脂,材质软或硬,白松木很软,而长叶松及相近的种类则很硬。⒉指属于落叶松属和冷杉属的木材。
    • 12.
      槐木释义:槐木是一种纹理直、均匀。 质量中、强度中、性耐腐、宜劈裂、握钉力强的树木。
    • 13.
      毋寱毋喘释义:谓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寱,胡言呓语;喘,细气小声。
    • 14.
      理值释义:见“理直”。
    • 15.
      直壮曲老释义:老:引申为衰,气馁。 理直气壮,理曲气馁。
    • 16.
      硃批谕旨释义: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琦公(琦善)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 17.
      硬张释义:方言。坚强有力;理直气壮。
    • 18.
      行赇释义:犹行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婴 孙 贤 为 临汝侯,续 灌 氏后八岁,坐行賕有罪,国除。”《后汉书·王符传》:“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橈,事曲则諂意以行賕。不橈故无恩於吏,行賕故见私於法。”清 毛祥麟《对山馀墨·某公子》:“未几,总宪坐行賕免,田园皆籍没,愧愤而死。”参见“行贿”。
    • 19.
      谠言直声释义: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20.
      谠论侃侃释义: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理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侃侃释义: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侃侃而谈。
    • 2.
      侃侃凿凿释义:形容所说的道理理直气壮而又确凿可信。
    • 3.
      侃侃而言释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4.
      侃侃而谈释义: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5.
      侃侃谔谔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 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 6.
      嘴软释义:说话不理直气壮。
    • 7.
      声口释义:⒈指说话的口音、语调:听他的声口,不是北方人。 ⒉口气;口吻:理直气壮的声口。
    • 8.
      引裾释义:拉住衣襟。 指 三国 魏 辛毗 拉住 文帝 衣襟坚持诤谏的故事。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引裾”喻人臣能据理直谏。
    • 9.
      振振有辞释义:好像很有理由,说个没完。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
    • 10.
      朱批谕旨释义: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琦公(琦善)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 11.
      松木释义:⒈木材纹理直,白色或黄色,很耐久,含大量树脂,材质软或硬,白松木很软,而长叶松及相近的种类则很硬。⒉指属于落叶松属和冷杉属的木材。
    • 12.
      槐木释义:槐木是一种纹理直、均匀。 质量中、强度中、性耐腐、宜劈裂、握钉力强的树木。
    • 13.
      毋寱毋喘释义:谓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寱,胡言呓语;喘,细气小声。
    • 14.
      理值释义:见“理直”。
    • 15.
      直壮曲老释义:老:引申为衰,气馁。 理直气壮,理曲气馁。
    • 16.
      硃批谕旨释义: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硃批”、“硃諭”。《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琦公(琦善)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 17.
      硬张释义:方言。坚强有力;理直气壮。
    • 18.
      行赇释义:犹行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婴 孙 贤 为 临汝侯,续 灌 氏后八岁,坐行賕有罪,国除。”《后汉书·王符传》:“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橈,事曲则諂意以行賕。不橈故无恩於吏,行賕故见私於法。”清 毛祥麟《对山馀墨·某公子》:“未几,总宪坐行賕免,田园皆籍没,愧愤而死。”参见“行贿”。
    • 19.
      谠言直声释义: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20.
      谠论侃侃释义: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理直造句

1.万一造纸厂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那鱼儿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2.你别看他表面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实际内心空虚得很。

3.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反对李洪志的荒谬论调。

4.只要我们理直气壮,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5.小李理直气壮地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6.虽然理直气壮的推辞掉了这份工作,但是心中还是有小小的不舍。

7.要做到理直气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理直的人,往往低声下气;而理歪的人,却是气壮如牛。

8.理直气壮: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师不知若何答复。

9.理直气壮: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10.孩子理直气壮地相信童话和梦想,而我们微笑的怀疑,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沧桑。

11.这篇理直气壮、词句铿锵的驳议,充分显示了他敢于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

12.帝国主义丧心病狂地诽谤、攻击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加以驳斥。

13.他做事总是井井有条,回答问题总是条条有理,说话总是理直气壮。他充满了自信!

14.这篇理直气壮的社论,充分揭露了政治的黑暗面。

15.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帮助那些贫困户尽快脱贫。

16.这位律师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为被告辩护。

17.小三比正室说话还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18.我们先要自己以身作则,然后才能理直气壮地指出别人的缺点。

19.他表面上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20.孩子理直气壮地相信着童话和梦想,而我们却微笑着怀疑,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沧桑。

理直(l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理直是什么意思 理直读音 怎么读 理直,拼音是lǐ zhí,理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理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