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 [lì zhì]
1.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例澄清吏治。
英[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吏治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引《史记·酷吏列传序》:“汉 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我便和他谈些官场事情,问些 苏州 吏治。”
欧阳山 《三家巷》四:“当下有人主张刷新吏治,有人主张改选国会。”
国语词典
吏治 [lì zhì]
⒈ 官吏治事的成绩。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汉书·卷八·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吏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襦五袴释义:地方官吏治理有方而得百姓称颂。
- 2.
一路哭释义:宋 范仲淹 为相,锐意改革吏治,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
- 3.
两岐歌释义: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唐 包何《和孟虔州闲斋即事》诗:“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唐 司空曙《送夔州班使君》诗:“夷陵旧人吏,犹诵两岐歌。”参见“两岐”。
- 4.
主稿官释义:清 代每年秋季由朝廷派员会审外省死刑案件,各省按察使和布政使参加,按察使称主稿官,主办拟定判决文书事宜。 《清文献通考·职官九》:“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以振风纪而澄吏治。三年大比为监试官,大计为考察官,秋审为主稿官。”
- 5.
八府巡按释义: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 6.
军簿释义:军中的文书簿册。《史记·李将军列传》:“ 程不识 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 7.
刺剟释义:古代的一种酷刑,以铁器刺人身体。《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贯高 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復言。” 司马贞 索隐:“掇亦刺也。”按,《汉书》剟作“爇”。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铁刺之,又烧灼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某怒,拉繫树上,榜笞刺剟,逼立‘无悔状’。”
- 8.
发奸擿伏释义:揭发隐藏的坏 人坏事。 形容吏治精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擿(tī):揭发。伏:隐瞒的坏事。
- 9.
吏治释义: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澄清吏治。吏治严明。
- 10.
在治释义:谓被依法究诘审理。《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始,皋 之遭诬在治,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胡三省 注:“在治者,谓狱吏治其事。皋 以囚服在列。”
- 11.
孙弘释义:即 公孙弘。 字 季,西汉 菑川 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 武帝 任为丞相,封 平津侯。唐 李商隐《哭刘司户蕡》诗:“空闻迁 贾谊,不待相 孙弘。”唐 欧阳詹《送族叔阳行元落第回广陵序》:“孙弘 无十上之勤,商鞅 无再干之劳也。”参阅《汉书·公孙弘传》。
- 12.
官牧释义:⒈谓官吏治理政事,管理人民。⒉谓官马。
- 13.
宿豪释义:强横不法的大恶人。《汉书·王尊传》:“长安 宿豪大猾东市 贾万、城西 万章、翦 张禁、酒 赵放、杜陵 杨章 等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
- 14.
巡按释义:⒈巡行按察。《旧唐书·宇文融传》:“巡按所及,归首百万。”宋 范仲淹《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臣叨膺圣寄,充前职任,即日沿边巡按。”清 顾炎武《日知录·部刺史》:“至 玄宗 天宝 五载正月,命礼部尚书 席豫 等分道巡按天下风俗及黜陟官吏,此则巡按之名所繇始也。”⒉明 代有巡按御史,为监察御史赴各地巡视者。其职权颇重,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知府以下均奉其命。简称“巡按”。《明史·职官志二》:“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清 陈鹤《明纪·成祖纪一》:
- 15.
市亭释义:⒈市吏治事之所。《周礼·地官·司市》“以次叙分地而经市”汉 郑玄 注:“次,谓吏所治舍。思次,介次也,若今市亭然。”孙诒让 正义:“案《续汉书·百官志》,雒阳 有市长,盖即於市亭为官寺,与 周 制同。”⒉市中高大的楼亭。唐 储光羲《贻余处士》诗:“市亭忽云搆,方物如山峙。”⒊指市中酒楼。宋 欧阳修《寄圣俞》诗:“市亭插旗鬭新酒,十千得斗不可赊。”宋 曾巩《寒食》诗:“唯有市亭沽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
- 16.
师帅释义:⒈《周礼》军制中师的统帅,亦为州长。《周礼·夏官·序官》:“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曰:“州出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中大夫,即州长也。”《周礼·夏官·大司马》:“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⒉指一方的长官和统帅。宋 苏轼《上虢州太守启》:“惟此山河之胜,宜膺师帅之权。”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中枢之与督抚,朝廷之腹心,官守之师帅,操用人行政之大权者也。”⒊表率。《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 17.
废事释义:⒈积压之事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汉书·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言 文王 所用,文武各得其才,而无废事也。”⒉旷废职务。汉 王充《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是与 尧 舜 异也,异则功不同矣。”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讷相临洺关之败》:“酣嬉废事,吏治日坏。”
- 18.
张急释义:谓琴弦绷紧。喻吏治严酷。
- 19.
循卓释义:谓吏治清明,政绩卓著。
- 20.
循誉释义:指吏治清明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