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讹 [biàn é]
1. 辨明谬误。
辨讹 引证解释
⒈ 辨明谬误。
引宋 曾巩 《祭宋龙图文》:“公在太史,维僚与属,正繆辨讹,公为耳目。”
辨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弦索释义:⒈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唐 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陈毅《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簫笛弦索齐奏,气球直於苍穹。”⒉金 元 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明 沉宠绥 有《弦索辨讹》三卷。⒊絃索:同“弦索”。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贺老 琵琶定场屋。”宋 周邦彦《解
- 2.
拐老释义:拐子。 拐骗人口、财物的人。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辨讹》:“拐,拄杖也。今为诱畧之用,曰‘拐带’。其畧人之人,俗曰‘拐老’。”
- 3.
杨公忌释义: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相传其说始于 宋 堪舆术士 杨救贫,因称该日为 杨公忌。《协记辨方书·辨讹》:“世俗多畏 杨公 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説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为 杨公 忌。”清 梁章鉅《浪迹续谈·杨公忌》:“《轨论》云:‘宋 术士 杨救贫,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説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 杨公 忌’……今人所传 杨公 忌,以正月十三日为始,餘每月皆隔前一日
- 4.
辨订释义:辨讹订讹。
- 5.
辩订释义:辨讹订讹。 辩,通“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