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 [liáo dōng bàn dǎo]
1. 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向西南伸入渤海和黄海之间,南端有旅顺、大连等良港,苹果、炸蛋丝产量居全国前列。
英[Liaodong Peninsula;]
辽东半岛 引证解释
⒈ 在 辽宁省 南部、 辽河 口及 鸭绿江 口连线以南,伸入 黄海、渤海 间。 金县 以南的部分,又称 旅大半岛。千山山脉 贯穿半岛。农产以玉米、稻、高粱、谷子、薯类、大豆、花生、棉花、柞蚕丝和水果为主。海岸曲折,多岛屿。南端有 大连、旅顺 等良港。
国语词典
辽东半岛 [liáo dōng bàn dǎo]
⒈ 半岛名。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口、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间。以千山山脉为主干,低丘广布。面积约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盛产温带水果和柞蚕丝,为我国著名的矿藏区和工业区。是东北地方海陆交通的要冲、货物出入的门户。
辽东半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东军释义:指抗 日 战争胜利前,占据 中国 东北 的 日本 侵略军。1905年 日 俄 战争后, 日 军强占 中国 原被帝 俄 “租借”的“关东州”(指 辽东半岛 普兰店 至 皮口 一线以南地区),并派驻军队。1919年在 旅顺 设关东军司令部。1945年8月被 苏 军和 中国 人民武装力量消灭。
- 2.
半岛释义:伸入海中或湖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如中国的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 3.
大连释义:市名。 位于辽宁省 辽东半岛南端,沈大铁路终点。人口195万(1997年)。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和工业、渔业基地。有造船、机械、炼油、纺织等工业。风景名胜有棒槌岛、老虎滩、旅顺口 、金石滩等。
- 4.
拱卫释义:环绕在周围保卫着: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像两个巨人,紧紧环抱着渤海,同时也拱卫着首都北京。
- 5.
沿海开放城市释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为鼓励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而给予外商以若干优惠待遇的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6.
渤海释义:中国的内海。 外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西邻河北和天津,东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米。富渔盐之利。
- 7.
老铁山角释义:位于中国辽宁省辽东半岛最南端,旅顺口西南。
- 8.
胶辽官话释义:中国官话方言的一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在黑龙江的二屯、虎林存有方言岛。
- 9.
辽东湾释义:渤海 三大海湾之一。在 渤海 东北部,西起 辽宁省 西部 六股河 口,东到 辽东半岛 西侧 长兴岛。有 辽河、大凌、小凌 等河注入。广义的 辽东湾 则指 河北省 大清河 口到 辽东半岛 南端 老铁山角 以北的海域。主要港口有 营口 等。
- 10.
长山群岛释义:在黄海北部、辽宁省辽东半岛东南侧。 由分属石城列岛、里长山列岛和外长山列岛的五十多个岛屿组成。大长山岛面积最大。海洋岛附近海域为重要渔场。
- 11.
龙山文化释义:也叫黑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距今约四千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辽东半岛和江淮地区。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首次发现,故名。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较发达,出现私有制。已由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属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