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救世 救世的意思
jiùshì

救世

简体救世
繁体
拼音jiù shì
注音ㄐㄧㄡ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ù,(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组词】: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2) 终止。【组词】:濯以救热。

shì,(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例句】:世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2) 一辈一辈相传的。【组词】:世袭。世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组词】:世上。世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世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世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组词】: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5) 姓。

基本含义

指拯救世人于危难之中,解救世界于灾难之中。

救世的意思

救世 [jiù shì]

1. 拯济世人;匡救世弊。

救世 引证解释

⒈ 拯济世人;匡救世弊。

《左传·昭公六年》:“侨 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唐 韩愈 《与卫中行书》:“至於汲汲於富贵,以救世为事者,皆圣贤之事业,知其智能谋力能任者也。”
巴金 《探索与回忆·再谈探索》:“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在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


国语词典

救世 [jiù shì]

⒈ 挽救时世。

《左传·昭公六年》:「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救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俗情释义:⒈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态。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 文帝 以位尊减才,思王 以势窘益价。”唐 杜甫《久客》诗:“羇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归田》:“大抵古人著述,各有所本,虽小説家亦然,要足资考据,备劝惩,砭俗情,助谈剧,故虽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废也。”⒉尘世的情思,与脱悟的情思相对。宋 洪迈《夷坚丁志·邢舜举》:“君虽酷好,奈俗情未断何。”太平天囯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莫将一切俗情牵,须将一切妄念捐。”
    • 2.
      利时及物释义:指救世济物。
    • 3.
      匡世释义:挽救世道;扶正世道。
    • 4.
      匡时释义:挽救危难的时局:匡时救世。
    • 5.
      坚苦卓絶释义:坚毅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後》:“雖使古人堅苦卓絶之行,推彼其心,其視鼎鑊,甘之如飴,固不計其人之相賞與否。”罗惇曧《文学源流》:“迹其堅苦卓絶,心乎救世,皇皇道周,突不暇黔,同時諸子,寧爲是耶?”叶圣陶《登雁塔》:“玄奘 法师那样坚苦卓绝地西行求法,那样绝对认真地搞翻译工作,永远是 中国 的骄傲。”
    • 6.
      基督教释义:⒈即基督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原为犹太教一宗派。信奉上帝(或称天主)和救世主耶稣,以犹太教经典作为《旧约全书》,基督教会编纂的经典作为《新约全书》,合称《圣经》。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1—2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4世纪被定为国教。在欧洲封建化的过程中,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1054年分裂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合称新教。欧洲国家向外殖民扩张时,传到亚洲、美洲。按其信仰人数和地域分布情况,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宗教。⒉在许多
    • 7.
      基督释义:希腊语音译词。 救世主。基督教说耶稣是“救世主”,故称为耶稣基督。
    • 8.
      大地皇者释义:大地皇者就是大地的救世主。
    • 9.
      封建社会主义释义:号称“社会主义”而代表没落封建贵族利益的社会思潮。流行于19世纪中叶英、法等国。以法国维尔纽夫巴尔热蒙等为代表。他们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贫困是因为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认为封建专制政权才能“拯救世界”。
    • 10.
      常业释义:⒈固有之业。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故特指农业。《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晋 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诗:“开春理常业,岁功卿可观。”⒉各阶层人民的本业;主要的职业。宋 曾巩《兜率院记》:“古者为治有道,生民各有常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敬遵天命,奉之弗遑,各安常业,士农工商。”沙汀《困兽记》十三:“她的常业,是替市面上的单身汉洗浆衣服,充当娘姨奶妈的经纪。”
    • 11.
      御世释义:治理天下。《鬼谷子·忤合》:“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圣明御世,唯贤是宝。”北周 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法王御世,天人论道。”《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赏罚二柄,乃御世之衔勒,治天下者,苟赏罚至公,未有不致太平者。”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开天恩,恩命我真圣主及救世幼主下凡御世。”
    • 12.
      戕伐释义:⒈伤害。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鶡冠子》所谓五臟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离别之‘离’尔。葢言人之别离,戕伐胸怀,甚若刀斧。”明 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掛齿牙耶!”太平天囯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逆亲即是逆天帝,戕伐本根适自倾。”⒉指纵欲自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 13.
      抗世释义:⒈犹救世。⒉高世,超乎世俗。
    • 14.
      拾渖释义:拾取汁水。 比喻事情不可能办到。《左传·哀公三年》:“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杜预 注:“瀋,汁也。言不备而责办,不可得。”宋 王安石《酬王伯虎》诗:“贱贫欲救世,无寧犹拾瀋。”
    • 15.
      捄世释义:救世。
    • 16.
      救世主释义:也叫救主。 希腊语音译为“基督”。基督教宣扬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降生为人,是救世主,故称为耶稣基督。其他宗教中也有类似的观念。
    • 17.
      救世军释义:基督教(新教)的一个社会活动组织。 1865年由牧师 布斯 创立于 伦敦。该组织以救济贫困为主旨,广泛进行宗教宣传,招收教徒,并举办“慈善”事业。1878年起仿效军队形式进行编制,教徒称“军兵”,教士称“军官”。1880年正式定名为“救世军”,后发展到 欧 美 各国。二十世纪初传入 中国。端木蕻良《乡愁》三:“奶奶,我知道,今天是星期,救世军布道了,我听见的,打大鼓。”
    • 18.
      救世释义:拯济世人;匡救世弊。 《左传·昭公六年》:“侨 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唐 韩愈《与卫中行书》:“至於汲汲於富贵,以救世为事者,皆圣贤之事业,知其智能谋力能任者也。”巴金《探索与回忆·再谈探索》:“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在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
    • 19.
      溷乱释义:混乱。汉 王褒《九怀·陶壅》:“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兮高飞。”《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霸先 曰:‘交趾 叛换,罪由宗室,遂使溷乱数州,逋诛累岁。’”
    • 20.
      砭剂释义:砭药。 引申为救世的良方。

救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俗情释义:⒈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态。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 文帝 以位尊减才,思王 以势窘益价。”唐 杜甫《久客》诗:“羇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归田》:“大抵古人著述,各有所本,虽小説家亦然,要足资考据,备劝惩,砭俗情,助谈剧,故虽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废也。”⒉尘世的情思,与脱悟的情思相对。宋 洪迈《夷坚丁志·邢舜举》:“君虽酷好,奈俗情未断何。”太平天囯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莫将一切俗情牵,须将一切妄念捐。”
    • 2.
      利时及物释义:指救世济物。
    • 3.
      匡世释义:挽救世道;扶正世道。
    • 4.
      匡时释义:挽救危难的时局:匡时救世。
    • 5.
      坚苦卓絶释义:坚毅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後》:“雖使古人堅苦卓絶之行,推彼其心,其視鼎鑊,甘之如飴,固不計其人之相賞與否。”罗惇曧《文学源流》:“迹其堅苦卓絶,心乎救世,皇皇道周,突不暇黔,同時諸子,寧爲是耶?”叶圣陶《登雁塔》:“玄奘 法师那样坚苦卓绝地西行求法,那样绝对认真地搞翻译工作,永远是 中国 的骄傲。”
    • 6.
      基督教释义:⒈即基督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原为犹太教一宗派。信奉上帝(或称天主)和救世主耶稣,以犹太教经典作为《旧约全书》,基督教会编纂的经典作为《新约全书》,合称《圣经》。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1—2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4世纪被定为国教。在欧洲封建化的过程中,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1054年分裂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合称新教。欧洲国家向外殖民扩张时,传到亚洲、美洲。按其信仰人数和地域分布情况,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宗教。⒉在许多
    • 7.
      基督释义:希腊语音译词。 救世主。基督教说耶稣是“救世主”,故称为耶稣基督。
    • 8.
      大地皇者释义:大地皇者就是大地的救世主。
    • 9.
      封建社会主义释义:号称“社会主义”而代表没落封建贵族利益的社会思潮。流行于19世纪中叶英、法等国。以法国维尔纽夫巴尔热蒙等为代表。他们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贫困是因为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认为封建专制政权才能“拯救世界”。
    • 10.
      常业释义:⒈固有之业。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故特指农业。《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晋 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诗:“开春理常业,岁功卿可观。”⒉各阶层人民的本业;主要的职业。宋 曾巩《兜率院记》:“古者为治有道,生民各有常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敬遵天命,奉之弗遑,各安常业,士农工商。”沙汀《困兽记》十三:“她的常业,是替市面上的单身汉洗浆衣服,充当娘姨奶妈的经纪。”
    • 11.
      御世释义:治理天下。《鬼谷子·忤合》:“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圣明御世,唯贤是宝。”北周 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法王御世,天人论道。”《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赏罚二柄,乃御世之衔勒,治天下者,苟赏罚至公,未有不致太平者。”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开天恩,恩命我真圣主及救世幼主下凡御世。”
    • 12.
      戕伐释义:⒈伤害。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鶡冠子》所谓五臟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离别之‘离’尔。葢言人之别离,戕伐胸怀,甚若刀斧。”明 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掛齿牙耶!”太平天囯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逆亲即是逆天帝,戕伐本根适自倾。”⒉指纵欲自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 13.
      抗世释义:⒈犹救世。⒉高世,超乎世俗。
    • 14.
      拾渖释义:拾取汁水。 比喻事情不可能办到。《左传·哀公三年》:“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杜预 注:“瀋,汁也。言不备而责办,不可得。”宋 王安石《酬王伯虎》诗:“贱贫欲救世,无寧犹拾瀋。”
    • 15.
      捄世释义:救世。
    • 16.
      救世主释义:也叫救主。 希腊语音译为“基督”。基督教宣扬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降生为人,是救世主,故称为耶稣基督。其他宗教中也有类似的观念。
    • 17.
      救世军释义:基督教(新教)的一个社会活动组织。 1865年由牧师 布斯 创立于 伦敦。该组织以救济贫困为主旨,广泛进行宗教宣传,招收教徒,并举办“慈善”事业。1878年起仿效军队形式进行编制,教徒称“军兵”,教士称“军官”。1880年正式定名为“救世军”,后发展到 欧 美 各国。二十世纪初传入 中国。端木蕻良《乡愁》三:“奶奶,我知道,今天是星期,救世军布道了,我听见的,打大鼓。”
    • 18.
      救世释义:拯济世人;匡救世弊。 《左传·昭公六年》:“侨 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唐 韩愈《与卫中行书》:“至於汲汲於富贵,以救世为事者,皆圣贤之事业,知其智能谋力能任者也。”巴金《探索与回忆·再谈探索》:“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在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
    • 19.
      溷乱释义:混乱。汉 王褒《九怀·陶壅》:“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兮高飞。”《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霸先 曰:‘交趾 叛换,罪由宗室,遂使溷乱数州,逋诛累岁。’”
    • 20.
      砭剂释义:砭药。 引申为救世的良方。

救世造句

1.我看他是疯了,才会妄自尊大地以救世主自居!

2.罗医生琴心剑胆,扶危救世,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3.你这样单枪匹马去拯救世界这么做并不聪明。

4.医生,有着专供业术的心,医生,有着甘于寂寞的心,医生,更有着救世济人的心。

5.善良不是一种怜悯,而是心灵深处一泓感动的温泉流过;善良不是一种施舍,而是诚心诚意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奉献;善良不是好好先生,而是真正能够修建通向幸福美好的救世凡人。

6.善良是诚心诚意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奉献,是真正能够修建通向幸福美好的救世凡人,是默默无闻情不自禁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关怀。

救世(jiu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救世是什么意思 救世读音 怎么读 救世,拼音是jiù shì,救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救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