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室 [jiǔ shì]
1. 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即九庙。天子的祖庙。道教谓人体中的“上宫”(脑)和“九窍”。
九室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
引《周礼·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郑玄 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
贾公彦 疏:“此九嬪之九室与九卿九室相对而言之:九卿九室是治事之处;则九嬪九室亦是治事之处。”
⒉ 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
引《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凡九室。”
王聘珍 解诂:“《隋书·牛弘传》引 蔡邕 《明堂月令论》云:‘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
⒊ 即九庙。天子的祖庙。
引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壬辰,既格於道祖,乘舆即以是日致斋於九室。”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九庙》:“武德 元年始立四庙, 正观 七年立七庙, 开元 十年增太庙为九室。”
⒋ 道教谓人体中的“上宫”(脑)和“九窍”。
引《黄庭内景经·常念》:“九室正虚神明舍。”
梁丘子 注:“九室,谓头中九宫之室及人之九窍,使上宫荣华,九窍真正,则众神之所止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夫入九室以精思,存真一以招神者。”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玠宅弘农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词》:“正身心於九室,捡神气於三关。”
九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室释义:⒈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周礼·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郑玄 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贾公彦 疏:“此九嬪之九室与九卿九室相对而言之:九卿九室是治事之处;则九嬪九室亦是治事之处。”⒉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凡九室。”王聘珍 解诂:“《隋书·牛弘传》引 蔡邕《明堂月令论》云:‘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⒊即九庙。天子的祖庙。唐 杜甫《朝享太庙赋》:“壬辰,既格於道祖,乘舆即以是日致斋於九室。”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 2.
九户释义:⒈九门。 古代明堂或天子路寝皆有九室,室有一门,共九门。⒉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
- 3.
九房释义:⒈古天子所娶的九女曰九房。 ⒉明堂中的九室。⒊九个房族。
- 4.
八牖释义:古时明堂有九室,每室有八牖。牖,窗。
- 5.
四户释义:⒈四门。《大戴礼记·盛德》:“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南朝 宋 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南朝 陈后主《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餘暉斜四户,流风颺八音。”⒉南朝 齐 永明 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南史·恩倖传·吕文显》:“三年,带 南清河 太守,与 茹法亮 等迭出入为舍人,并见亲幸……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宋 苏轼《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
- 6.
外官释义:⒈古指外朝卿大夫。 《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 注:“九品,九卿。《周礼》:‘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⒉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周礼·春官·世妇》:“凡内事有达於外官者,世妇掌之。”《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懣。”颜师古 注:“外官谓非侍卫之臣也。”⒊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 清 王先谦《汉书补注》。《隋书·百官志下》:“诸省及左右卫、武侯、领左右监门府为内官,自餘为外官。”宋 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
- 7.
辟雍释义:亦作“辟雝”。辟,通“璧”。本为 西周 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 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 北宋 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汉 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又逕明堂北,汉光武 中元 元年立,寻其基构,上圆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于其下,为辟雝也。”元 方行《送贾彦临训导霍邱》诗:“承恩自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