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谱 [cí pǔ]
1. 指每一词牌的格式,亦指集合词调各种体式,经过分类编排,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内容主要介绍填词的各种规则,如字句定额、声韵安排、词调来源等。现传最早的词谱为明·张?《诗余图谱》。较完备的有清·万树的《词律》和清·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
词谱 引证解释
⒈ 指每一词牌的格式,亦指集合词调各种体式,经过分类编排,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内容主要介绍填词的各种规则,如字句定额、声韵安排、词调来源等。现传最早的词谱为 明 张綖 《诗馀图谱》。较完备的有 清 万树 的《词律》和 清 王奕清 等合编的《钦定词谱》。
国语词典
词谱 [cí pǔ]
⒈ 集录各种词调,说明其格律及变体,以供填词者参考的书。
词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七令释义:词牌名。唐 白居易 分司东都时,群贤会 兴化亭 送别。酒酣,各赋诗,自一字至七字为句,除第一句外,各二句,共五十五字。后谱为词,即以《一七令》为词牌名。另一体,其第一句亦作二句,共五十六字。参阅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卷三九,《词谱》卷十一。
- 2.
东风寒释义:词牌“眼儿媚”的别名。由 宋 韩淲《眼儿媚》词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得名。参阅《词谱》卷七。
- 3.
东风第一枝释义:⒈词牌名。 双调一百字。仄韵。一般为前段九句,后段八句;亦有前段十句、后段八句者。用韵亦略有别。共有四体。参阅《词谱》卷二八。⒉曲牌名。
- 4.
二郎神释义:⒈民间传说中的神名。 ⒉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牌转变甚多,徐伸词,名《转调二郎神》,吴文英词,名《十二郎》。详见《词谱》卷三二。⒊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商调,南曲较常见。
- 5.
于飞乐释义:⒈词牌名。 一名鸳鸯怨曲,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十六。⒉曲牌名。高平调。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 6.
入塞释义:⒈乐府《横吹曲》名。 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⒉词调名。调名本古乐府横吹曲《入塞》辞,双调,五十二字。参阅《词谱》卷九。
- 7.
六州歌头释义:词牌名。本《鼓吹曲》,六州为 唐 之 伊、凉(梁)、甘、石、氐(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后用为词牌。双调平仄韵互叶,一百四十三字。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词谱》卷三八谓以 贺铸 的“少年侠气”一首为定体。
- 8.
兰陵王释义:⒈北齐兰陵武王长恭,文襄帝第四子。 才武而貌美,临阵常戴假面以对敌,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骑五百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歌谣以壮之,作《兰陵王入阵曲》。⒉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三段二十四拍,一百三十字。见《词谱》卷三七。
- 9.
千秋岁释义:⒈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⒉词牌“念奴娇”的别称。参阅《词谱》卷二八。⒊曲牌名。南北曲均属中吕宫。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10.
叠萝花释义:词牌名。即《感皇恩》。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五。
- 11.
哨遍释义:⒈词牌名。 也称稍徧。双调,有一百六十字、二百字、二百二字、二百三字、二百四字数体。见《词谱》卷三九。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般涉调。北曲较常见。
- 12.
喜迁莺释义:⒈词牌名。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起于 唐,长调起于 宋。又名《早梅芳》、《春光好》、《烘春桃李》、《喜迁莺令》、《万年枝》、《燕归来》、《鹤冲天》等。见《词谱》卷六。⒉曲牌名。南曲正宫、黄钟宫,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
- 13.
女冠子释义:⒈女道士。⒉词牌名。本唐教坊名,后用为词牌。内容多咏女道士。有小令、双调、长调等。参阅《词谱》卷四。⒊曲牌名。南北曲许多宫调都有同名曲牌。以属南曲黄钟宫,南吕宫,北曲黄钟宫者较常见。
- 14.
安公子释义:⒈隋宫中乐曲名,唐教坊曲名。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唐崔令钦《教坊记》。⒉词牌名。双调,有八十字、一○六字等六体。见《词谱》卷十九。⒊曲牌名。南曲入正宫正曲,北曲入中吕调只曲。
- 15.
定西番释义:词牌名。本 唐 教坊曲名。双调,正体三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平韵间仄韵。又有四十一字者,前后段皆平韵。参阅《词谱》卷二。
- 16.
度词释义:依词谱曲、歌唱。 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龟年 但能度词,不能製词。”
- 17.
归去来释义:⒈辞赋篇名。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 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⒉回去。唐 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 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⒊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 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
- 18.
忆江南释义:词牌名。原名《谢秋娘》,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谓此调系 唐 李德裕 为亡妓 谢秋娘 所作。后因 白居易 词有“能不忆 江 南”句改名。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楼》、《梦江口》、《梦江南》、《望江梅》等。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参阅《词谱》卷一。
- 19.
拾翠羽释义:词牌名。取自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句。双调六十八字,前后片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 20.
捣练子释义:⒈词牌名。以咏捣练而得名。一名《捣练子令》。因南唐冯延巳词,起结有“深院静”及“数声和月到帘櫳”句,更名《深院月》。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又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一。⒉曲牌名。即《胡捣练》。南北曲均有。均属“双调”。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而与词牌《生查子》半阕相近,《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为即《生查子》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