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昧死 昧死的意思
mèi

昧死

简体昧死
繁体
拼音mèi sǐ
注音ㄇㄟˋ ㄙ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èi,(1) 暗,不明。【组词】: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2) 昏,糊涂,不明白。【组词】: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3) 目不明。【例句】:“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4) 隐藏,隐瞒。【组词】: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5) 冒犯。【例句】:冒昧(多作谦辞)。

sǐ,(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组词】: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2) 不顾生命。【例句】: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3) 固执,坚持到底。【组词】:死心塌地。死卖力气。(4) 无知觉。【组词】:睡得死。(5) 不活动,不灵活。【组词】:死结。死理。死板。(6) 不通达。【组词】:死胡同。死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组词】:死文字。(8) 极,甚。【组词】:乐死人。

昧死的意思

昧死 [mèi sǐ]

1. 冒死,不避死罪。

昧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risk one' life;]

昧死 引证解释

⒈ 冒死。犹言冒昧而犯死罪。古时臣下上书帝王习用此语,表示敬畏之意。

《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
汉 贾谊 《新书·数宁》:“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
汉 蔡邕 《独断》:“汉 承 秦 法,羣臣上书,皆言昧死。 王莽 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 光武 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顿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


国语词典

昧死 [mèi sǐ]

⒈ 冒昧而犯死罪。秦汉间群臣上书常用的谦词,以表敬畏。

《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臣昧死谨言,伏候敕旨!」


昧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恩假释义:⒈谓帝王所给的假期。《宋书·谢灵运传》:“久欲上陈,惧在触罝,蒙赐恩假,暂违禁省,消渴十年,常虑朝露,抱此愚志,昧死以闻。”⒉谓帝王所赐之福泽。假,通“嘏”。《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如臣门分,世荷殊荣,足守前基,便预提拂,清官显宦,或由才升,一叨婚戚,咸成恩假,是以仰冒非宜,披露丹实。”《南史·王懿等传论》:“道豫 虽地居 丰 沛,荣非恩假,时歷四代,人焉不絶。”
    • 2.
      昧死释义:冒死罪(多用于臣下向君主上书时):昧死上言。昧死以闻。
    • 3.
      没死释义:昧死,冒着死罪。没,通“昧”。
    • 4.
      犬马心释义:同“狗马心”。 《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唐 黄滔《投刑部裴郎中》诗:“瞻恩虽隔云雷赐,向主终知犬马心。”宋 陆游《秋夜闻雨》诗:“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
    • 5.
      讵几释义:谓无多。 《文选·陆机<叹逝赋>》:“弥年时其詎几,夫何往而不残。”吕向 注:“詎几,无多也。”《旧唐书·刘仁轨传》:“自顾老病日侵,残生詎几!奄忽长逝,衔恨九泉。所以披露肝胆,昧死闻奏。”

昧死(mei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昧死是什么意思 昧死读音 怎么读 昧死,拼音是mèi sǐ,昧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昧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