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幸 [guì xìng]
1. 亦作“贵幸”。
2. 位尊且受君王宠信。
3. 指位尊且受君王宠信的人。
5. 谓以侥幸为贵。
贵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贵倖”。
⒉ 位尊且受君王宠信。
引《战国策·楚策四》:“园 女弟承间説 春申君 曰:‘ 楚王 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
《晋书·王雅传》:“雅 既贵倖,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
清 梅曾亮 《晁错论》:“今以受特知、蒙贵幸无比者,入一人之言,衣朝衣,斩东市,目不得反顾,足不得旋踵。”
⒊ 指位尊且受君王宠信的人。
引《后汉书·陈忠传》:“臣下轻慢,贵倖擅权。”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晁错、贾谊 ﹞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譖毁。”
⒋ 谓以侥幸为贵。见“贵幸”。
引唐 高参 《汉高祖伪游云梦议》:“圣人贵正不贵幸,与律不与臧。”
国语词典
贵幸 [guì xìng]
⒈ 官位显贵,又得君王的宠幸。
引《汉书·卷九三·佞幸传·序》:「此两人非有才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
贵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削释义:侵夺;削夺。《荀子·正论》:“甚者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则虽未亡,吾谓之无天下矣。”《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或缘姦作邪,侵削细民,元元安所归命哉!”《汉书·申屠嘉传》:“二年,鼂错 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适罚侵削诸侯。”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壃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
- 2.
婉媚释义:⒈柔顺谄媚。 《汉书·佞倖列传序》:“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説。”颜师古 注:“婉,顺也;媚,悦也。”⒉柔美。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唐 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尝慕 宋广平 之为相……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艷,得 南朝‘徐庾体。’”明 沉德符《野获编·土司·土官之异》:“赵 善笔札,曾与旧知书,婉媚纤弱,全是黛奩本色。”茅盾《子夜》六:“林佩珊 出惊似的急口回答,又笑了。然而这句话的婉媚的神情也是很显然的。”
- 3.
媟黩释义:⒈亦作“媟瀆”。亦作“媟嬻”。亵狎;轻慢。《汉书·枚皋传》:“﹝ 枚皋 ﹞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媟黷贵幸。”颜师古 注:“媟,狎也。黷,垢浊也。”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四》:“愿陛下正君臣之义,黜群小媟瀆之臣。”唐 徐洪《比干墓》诗:“媟黷皆佞諛,虔刘尽英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二》:“王观 学士尝应制撰《清平乐》词…… 高太后 以为媟瀆 神宗,翌日罢职。”⒉淫秽。《旧唐书·文苑传中·贾曾》:“臣闻作乐崇德,以感人神,《韶》、《夏》有容,《咸》、《英》有节,妇人媟黷,无豫其间。”宋 洪迈《夷坚甲志
- 4.
折角释义:⒈汉元帝 时,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易》,以贵幸善辩,诸儒莫敢与抗论。 人有荐 朱云 者,云 入,昂首论难,驳得 充宗 无言以对。诸儒为之语曰:“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折角”喻指雄辩。宋 周邦彦《汴都赋》:“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谭,犹不能既其万一。”清 黄景仁《送容甫归里》诗:“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⒉指在争论中被人驳倒。《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復有 梁 朝宰臣 李琪,每以文章自擅,曾进《贺平中山王都表》云:‘復 真定 之逆城。’
- 5.
特知释义:特别赏识、重用。 清 梅曾亮《晁错论》:“今以受特知蒙贵幸无比者,入一人之言,衣朝衣,斩东市……虽 商鞅、韩非 之行法,未至是也。”
- 6.
貂参释义:指贵幸之职。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两朝剥复录》:“以吾乡 商太宰 周祚 为逆案中人,则大谬矣。太宰累称 浙 党,与东林为难,暮年家居,又就国朝貂参之聘,故乡人皆轻之。”
- 7.
贵幸释义:⒈亦作“贵倖”。位尊且受君王宠信。《战国策·楚策四》:“园 女弟承间説 春申君 曰:‘楚王 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晋书·王雅传》:“雅 既贵倖,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清 梅曾亮《晁错论》:“今以受特知、蒙贵幸无比者,入一人之言,衣朝衣,斩东市,目不得反顾,足不得旋踵。”⒉指位尊且受君王宠信的人。《后汉书·陈忠传》:“臣下轻慢,贵倖擅权。”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晁错、贾谊 ﹞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譖毁。”⒊谓以侥幸为贵。唐 高参《汉高祖伪游云梦议》:“圣人贵正不贵幸,与律不与臧。”⒋见
- 8.
银炉释义:⒈亦作“银鑪”。白银香炉。唐 李乂《高安公主挽歌》之一:“银鑪称贵幸,玉輦盛过逢。”⒉旧 中国 铸造宝银的机构。清 代有官设和私营之分。官设银炉多附设于藩库及关局等机关内。清 末以后,私营银炉盛行,在 上海、汉口、天津 等各大城市都有设立。银炉在北方称“炉房”。业务以受当地银钱业委托代铸宝银为主;亦间有兼营银钱业务者。《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一位是银炉老板,姓 白 号 韜光。”
- 9.
隐相释义:⒈谓深居简出,不露面。唐 武元衡《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诗:“士衡 兄弟旧齐名,还似当年在 洛城。闻説重门方隐相,古槐高柳夏阴清。”⒉宋 宦官 梁师成 官至太尉,恃宠专权,时人称为“隐相”。《宋史·宦者传三·梁师成》:“政和 间,得君贵幸…… 王黼 父事之,虽 蔡京 父子亦諂附焉。都人目为‘隐相’,所领职局至数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