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 [jí zhǒng]
1. 指晋·不准所盗发之古冢。墓在汲郡,故称。参见“汲冢书”。借指汲冢书。
汲冢 引证解释
⒈ 指 晋 不準 所盗发之古冢。墓在 汲郡,故称。参见“汲冢书”。
⒉ 借指汲冢书。
引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汲 冢寧详蠹, 秦 牢詎辨冤。”
汲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丘释义:⒈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名。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 左史 倚相 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书>序》:“九州 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 九州 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唐 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若夫 羽陵 遗策,汲冢 残书,倚相 之《八索》《九丘》,张华 之千门万户,莫不山藏海纳,学无所遗。”⒉指九州。宋 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下令走百神,大云庇九丘。”明 陈文烛《<少室山
- 2.
奸汙释义:⒈强奸或诱奸。唐 李商隐《杂纂》:“姦污僧尼駡行童。”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何文鼎》:“又 延龄 被酒,奸污宫人。”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为姊妹被奸污而复仇。”⒉玷污;簒改。亦比喻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元 王恽《汲冢怀古》诗:“孔子 修‘六经’,亦已防姦污。”老舍《四世同堂》十七:“自从敌人进了 北平,报纸被奸污了以后,他就停止了看报。”
- 3.
孔壁释义:⒈孔子 故宅的墙壁。据传古文经出于壁中,故著称。《汉书·鲁恭王馀传》:“恭王 初好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宫,闻鐘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復坏。於其壁中得古文经传。”宋 周越《法书苑·李阳冰书》:“阳冰 李大夫 书云:‘某志在古篆……常痛 孔 壁遗文、汲冢 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元 柳贯《尊经堂诗》:“济南 耄言出,孔 壁发神秘。”元 王逢《后无题》诗之五:“衣冠并入 梁园 宴,简册潜回 孔 壁光。”⒉指 孔 壁古文经书。清 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孔 壁,固古文也,孔安国 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
- 4.
杂史释义: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 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隋书·经籍志二》:“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史类》:“杂史之目,肇於《隋书》。盖载籍既繁,难於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 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得与《魏尚书》、《梁实録》并列,不为嫌也。然既繫史名,事殊小説,著书有体,焉可无分,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凡所著録,则务示别裁。大抵取其事繫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
- 5.
殷虚释义:⒈殷墟。商 代后期都城的遗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 乃与期 洹水 南 殷虚 上。”裴駰 集解:“《汲冢》曰:‘殷虚 南去 鄴 三十里。’是旧 殷虚,然则 朝歌 非 盘庚 所迁者。”⒉指 朝歌。在今 河南省 淇县。《左传·定公四年》:“﹝ 康叔 ﹞封于 殷虚。”杜预 注:“殷虚,朝歌 也。”
- 6.
汲冢古文释义:即 汲 冢书。 参见“汲冢书”。
- 7.
汲冢释义:⒈指晋不準所盗发之古冢。墓在汲郡,故称。参见“汲冢书”。⒉借指汲冢书。
- 8.
汲县冢释义:即 汲 冢。宋 黄庭坚《和刘景文》:“颇类 鄴侯 家,连墙架书册。残编 汲县 冢,半隶 鸿都 壁。”史容 注:“杜预《<经传集解>后序》云:‘太康 元年 汲县 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参见“汲冢”。
- 9.
汲郡古文释义:即 汲 冢书。 参见“汲冢书”。
- 10.
琐语释义:⒈亦作“璅语”。犹琐言。记述逸闻、琐事的文章体裁,常作书名。《晋书·束晳传》:“太康 二年,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汲冢璅语》乃载《秦望碑》……皆后人所羼,非本文也。”《清朝野史大观·逸事二·沉孝子负骨归葬事》:“事见邑人 徐承烈‘杂著’……﹝ 承烈 ﹞著《燕居琐语》十六卷,载 嘉庆《德清县志》,书尚未刻,‘杂著’即《琐语》藁本未编辑者。”⒉琐碎的言谈。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
- 11.
禅受释义:同“禪授”。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刘知几《史通》云:《汲冢琐语》称 舜 放 尧 於 平阳,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 尧 为号。识者凭斯异説,颇以禪受为疑。”按《史通·疑古》作“禪授”。
- 12.
遐旨释义:深远的寓意。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山海经》古今语怪之祖……余尝疑 战国 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文与事,而侈大博极之,杂傅以《汲冢》、《纪年》之异闻,《周书》、《王会》之诡物,《离骚》、《天问》之遐旨,《南华》、《郑圃》之寓言,以成此书。”
- 13.
青编释义:⒈即青丝简编。唐 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诗:“青编尽以 汲冢 来,科斗皆从 鲁室 至。”参见“青丝简编”。⒉借指史籍。南朝 梁简文帝《长沙宣武王北凉州庙碑》:“功书緑字,事烛青编。”宋 陆游《读史有感》诗:“读尽青编窗日晚,一樽聊復吊兴亡。”清 钱谦益《陆宣公墓道行》:“永贞 求旧空黄土,元祐 青编照千古。”⒊泛指书籍。唐 冯贽《云仙杂记·粉指印青编》:“徐州 尚书妓女多涉猎。人有借其书者,往往粉指痕并印於青编。”宋 王禹偁《馆中春值偶题》诗:“春风老尽诗情淡,翻卷青编独绕廊。”清 钮琇《觚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