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 [sān chéng]
1. 十分之三。
英[ three tenth; ]
2. 百分之三十。
例增产三成。
英[ 30 per cent; ]
三成 引证解释
⒈ 三重,三层。
引《周礼·秋官·司仪》:“令为坛三成,宫旁一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三成,三重也。”
《尔雅·释丘》:“三成为 崐崘丘。”
郭璞 注:“崐崘山 三重,故以名云。”
⒉ 音乐之三终;三度奏乐。
引《仪礼·燕礼》:“笙入三成,遂合乡乐。”
郑玄 注:“三成,三终也。”
《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 商,三成而南。”
郑玄 注:“成,犹奏也。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⒊ 十分之三。
引古华 《芙蓉镇》第四章第二节:“李国香 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没有赢得这种自由,还是个‘三成生,七成熟’的干部。”
三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紫三羊释义:毛笔的一种。 即紫毫七成,羊毫三成。
- 2.
三七开释义:⒈三成七成的比例。⒉三分错误,七分成绩。
- 3.
三停释义:⒈三成;三部分。⒉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⒊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
- 4.
三就释义:⒈三成,三套。《仪礼·既夕礼》:“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轡。”郑玄 注:“缨,今马鞅也;就,成也。诸侯之臣饰以三色而三成。”《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繅皆三采三就。”⒉犹三匝,三重。《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俞樾《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三就者,三帀也……夫子之门人三就,言其多也。”⒊谓古时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别三处就刑。《书·舜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孔 传:“行刑当就三处: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孔颖达 疏:“行刑当就三
- 5.
年头儿释义:⒈年份:我到北京已经三个年头儿了(前年到北京,前年、去年、今年是三个年头儿)。⒉时间(指年数):年头儿可不短了。他干这一行,有年头儿了。⒊时代:这年头儿可不兴那一套了。⒋年成:今年年头儿好,麦子比去年多收两三成。
- 6.
成三破二释义:旧时买卖房产,中间人所得报酬为卖价的百分之五,按买主三成,卖主二成的比例收取。
- 7.
炒银团释义:2011年5月,白银一月之内暴跌三成,超七成温州炒银团亏损。
- 8.
祈年殿释义:殿名。在 北京 天坛 内圜丘北,明 永乐 时建,初名“大祀”,为旧日合祀天地之所。嘉靖 间改名“大享”,专以祈谷,又名“祈穀坛”。雍正 时,以名实不符,始改此称,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月祈年殿灾》:“京师 天坛,在 正阳门 外之左隅……北门外为 祈年殿,殿在坛上,其制俱圆,坛南嚮三成,面甃金甎,围以石栏,殿高九丈九尺,共八十一楹,上安金顶,瓦均蓝色琉璃,每岁上辛,皇上祀天祈穀之所也。”
- 9.
罔效释义:⒈不能报效。唐 牛丛《报坦绰书》:“赐 孔子 之诗书,颁 周公 之礼乐,数年之后,蔼有华风……岂期后嗣,罔效忠诚。”⒉没有效果。《清史稿·食货志五》:“商贩患得大钱,皆裹足,三成搭收,徒张文告,屡禁罔效。”
- 10.
重三释义:⒈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京氏易传》卷下:“重三成六,能事毕矣。”参见“重卦”。⒉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唐 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宋 陆游《上巳》诗:“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诂笺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则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清 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诗:“重三从此增故事,不数典午 永和 时。”参见“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