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吏 五吏的意思

五吏

简体五吏
繁体
拼音wǔ lì
注音ㄨˇ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基本含义

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 杜预 注:“五吏,文职,军卿之属官。” 杨伯峻 注:“五吏疑为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

五吏的意思

五吏 [wǔ lì]

1. 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

五吏 引证解释

⒈ 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
杜预 注:“五吏,文职,军卿之属官。”
杨伯峻 注:“五吏疑为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


五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吏释义: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五吏,文职,军卿之属官。”杨伯峻 注:“五吏疑为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
    • 2.
      六正释义:⒈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 《左传·襄公二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三军之六卿。”孔颖达 疏:“三军将佐有六,与六正数同,故以六正为六卿也。”⒉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汉 刘向《说苑·臣术》:“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论主以长策,将顺其美
    • 3.
      处守释义:⒈古代主管都城守卫的官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晋侯 济自 泮,会于 夷仪,伐 齐,以报 朝歌 之役。齐 人以 庄公 説,使 隰鉏 请成……赂 晋侯 以宗器、乐器。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处守,守国者。”⒉犹留守。古时国君离开京城,命大臣留守其地。《孟子·告子下》:“孟子 居 邹,季任 为 任 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赵岐 注:“季任 为之居守其国也。”
    • 4.
      抚物释义:⒈体恤部属。 《宋书·临川王义庆传》:“义庆 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随在官舍者,年听遣五吏餉家。”⒉抚摩物件。宋 苏轼《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 5.
      营恤释义:⒈见“营恤”。 ⒉亦作“营卹”。救济;抚恤。《后汉书·庞参传》:“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晋书·儒林传·杜夷》:“今遣吏宣慰,郡可遣一吏,县五吏,恒营卹之,常以市租供给家人粮廩,勿令闕乏。”清 昭槤《啸亭杂录·宗室诗人》:“国家厚待天潢,岁费数百万,凡宗室婚丧,皆有营恤。”

五吏(w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吏是什么意思 五吏读音 怎么读 五吏,拼音是wǔ lì,五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