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 [dà táng]
1. 客堂。
例将大堂扫得干干净净。
英[ living room; ]
2. 高大的厅堂。为古代帝王主持政事、宣明政教的地方。
英[ court; ]
4. 旧时指官府办事或审理案件的厅堂。
大堂 引证解释
⒈ 高大的厅堂。为古代帝王主持政事、宣明政教的地方。
引《淮南子·俶真训》:“立太平者处大堂。”
高诱 注:“大堂,明堂,所以告朔行令也。”
《隋书·南蛮传·真腊》:“城中有一大堂,是其王听政之所。”
⒉ 旧时指官府办事或审理案件的正厅。
引《红楼梦》第五七回:“要耽悮了,我打发人去拆太医院的大堂。”
沙汀 《记贺龙》三十:“你们还没有看过 清 朝时候问案的情形,好威严哟!把你一带上大堂,就夹棍、板子,啪地一声堆在你的面前。”
⒊ 明 清 时指中央各衙门的长官及府、州、县的正印官。
引《儒林外史》第八回:“长子现任通政司大堂。”
京剧《串龙珠》第三场:“下官 徐达。元室 为臣,官拜 徐州 大堂。”
⒋ 客堂。
引叶紫 《丰收》八:“﹝ 云普叔 ﹞进内换了一身补得规规矩矩了的衣裤,又吩咐 少普 将大堂扫得清清爽爽了。”
国语词典
大堂 [dà táng]
⒈ 官衙中的治事厅堂。
例如:「大堂之上竟敢胡言乱语。」
⒉ 下属对主管的称呼。
引《儒林外史·第七回》:「切记先帝宏治十三年,晚生在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家扶乩。」
大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房释义:⒈一个房间。《后汉书·文苑传下·侯瑾》:“﹝ 瑾 ﹞常以礼自牧,独处一房,如对严宾焉。”《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尤滋 ﹞见 虞博士 文章品行,就愿拜为弟子,和 虞博士 一房同住,朝夕请教。”丁玲《莎菲女士日记·一月十二日》:“到单独只剩两人在一房时,我的大胆,已经是变得毫无用处了。”⒉指家族的一支。巴金《家》二二:“这个大公馆里如今就只剩下 觉新 这一房人。”⒊犹言一户(人家)。《魏书·宣武帝纪》:“詔兵士 钟离 没落者,復一房田租三年。”《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自从造了大厅大堂,把旧屋空着
- 2.
二堂释义:⒈指 宋 蒋堂、程堂。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纪事一》:“蒋 公 堂 帅 蜀,以 禪 不能保有土宇,因去之。大慈寺 有 蜀后主 王衍 铜像,程 公 堂 权帅,毁以铸鐘。蜀 语曰:‘任是两王,难当二 堂。’”⒉旧时指官府中大堂后面办公之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当时坐了二堂,先问和尚提到了没有。”⒊犹内房。蒲州梆子《归宗图》第二场:“夫人二堂把衣更,思前想后痛在胸。”
- 3.
公生明释义:《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为官场箴规。古代府州县衙门大堂前面正中竖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参阅 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公生明坊旧是立石》。
- 4.
县正堂释义: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细看他的行李,除了衣箱之外,还有一个大帽盒,都黏着‘江苏即补县正堂’的封条。”《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白蟒围营》:“他委派了自己的心腹 夏一松,作了 剑川县 的县正堂。”
- 5.
受官厅释义:官衙的大堂。
- 6.
大堂释义:⒈指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⒉指宾馆、饭店的大厅:大堂经理。
- 7.
孔府释义:孔子 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在 山东 曲阜 市。宋 宝元 间建立府第,明 嘉靖 年间重修。内有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六厅、前后堂楼、花园、假山等建筑,是非常宏伟的建筑群,占地十六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8.
将军柱释义:大堂前面两边的大柱子。亦泛指大的柱子。
- 9.
戎服释义:军服。 亦指着军服。《汉书·匈奴传下》:“是以 文帝 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朱子语类》卷九一:“隋煬帝 游幸,令羣臣皆以戎服从。”子虚子《湘事记·军事篇五》:“谭延闓 戎服出坐大堂,斩 万夫雄 等四人於案下。”
- 10.
拜折释义:亦称“拜摺子”。清 制,督抚以上有要事专折上奏,把折匣供在大堂香案上,对之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取交折差,高捧头上,开中门送出。拜折时,属员站班,步兵排队,放炮奏乐,仪节隆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然而你看他拜摺子也説禁烟,出告示也説禁烟,下札子也説禁烟,却始终不曾説出禁烟的办法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一面拜摺参办。”
- 11.
榜吏释义: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绰各官,挤满了一大堂。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
- 12.
正大堂煌释义:犹言堂堂正正。亦作“正大堂皇”。
- 13.
正大堂皇释义:犹言堂堂正正。 同“正大堂煌”。
- 14.
煖坑释义:屋内地下为烧火取暖所修的坑道。 清 翟灏《通俗编·居处》:“《水经注》:‘观鸡水 东有寺,寺起大堂,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此盖即煖坑也。则中华已自 北魏 前有之。”
- 15.
皇堂释义:⒈旧时官府治事之所。 通称大堂。唐 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及晓,伺门未开,郭 已严饰归骑,而 狄 常供肴醴一无所施,坐於皇堂,大恣呵责。”⒉皇帝的墓室。《宋史·仁宗纪一》:“﹝ 乾兴 元年﹞六月己酉,命参知政事 王曾 按视山陵皇堂。”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三:“﹝ 宋太祖 ﹞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也。’”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武林》:“﹝ 朱熹 ﹞上书建议,乞以 武林山 为 孝宗 皇堂。”⒊指官位。《捻军歌谣·金银不动心》:“胜保老儿 真刁滑,拿着皇堂把俺耍。”
- 16.
站笼释义:⒈受立枷酷刑。 《老残游记》第三回:“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⒉即立枷。巴金《最初的回忆》:“大堂外面两边的站笼里也总是空的。”参见“立枷”。
- 17.
胙阶释义: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宾主相见,以东阶为主人迎宾登堂之地。胙,通“阼”。
- 18.
至公堂释义:科举时代试院中的大堂。
- 19.
衙堂释义:官署的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