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地 [xiǎn dì]
1. 险要的地方。
英[ dangerous place; ]
2. 危险的境地。
英[ dangerous situation; ]
国语词典
险地 [xiǎn dì]
⒈ 险恶之地。
引唐·王季友〈商邱开泳得明珠赋〉:「绝岸排云,抱千艘之险地,无乌兽之敢近,岂泥沙之可得。」
⒉ 危险的处境。
例如:「他们历经艰辛,方身离战区险地,免除炮火之苦。」
险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冒险释义: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冒险家。冒险行为。冒险突围。我劝你别去冒险。
- 2.
垂饵虎口释义: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 3.
奸笑释义:阴险地笑:满脸奸笑。
- 4.
娄山关释义:一称 娄关、太平关。 在 贵州省 遵义市 北 大娄山 中。为 黔 北险地。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毛泽东 有《忆秦娥·娄山关》词。
- 5.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释义: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 6.
探险释义: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自然界情况):探险队。到南极去探险。
- 7.
没地释义:⒈人死埋葬于地下。借指寿终,死。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 许,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南朝 梁 江淹《恨赋》:“至乃 敬通 见抵,罢归田里……齎志没地,长怀无已。”《新唐书·房玄龄传》:“上含怒意决,羣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⒉谓导致覆灭的危险地形。《六韬·战骑》:“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⒊沦陷的国土。《宋书·萧思话传》:“汉中 平,悉收没地,置戍 葭萌水。”亦指失去国土。唐 黄滔《景阳井赋》:“御天失措,
- 8.
涧井释义:山谷中的险地。涧,山谷;井,山凹。
- 9.
皮笑肉不笑释义:形容虚伪地笑、阴险地笑或不自然地笑。
- 10.
絶区释义:⒈指道路断绝之险地。⒉极边远地区。更多解释。⒊指道路断绝之险地。《文选·枚乘<七发>》:“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絶区兮临迴溪。”李周翰 注:“絶区,谓危絶之地。”⒋极边远地区。南朝 宋 颜延之《白鹦鹉赋》:“有白鸚鵡焉,被素履玄,性温言达,九译絶区,作玩天府。”
- 11.
绝区释义:⒈指道路断绝之险地。⒉极边远地区。
- 12.
蛇退释义:如蛇之倒退而行。 常用以喻险地难行。
- 13.
赴险释义:进入险地;投身于危险的境地。
- 14.
踏穨释义:亦作“蹋穨”。 谓履于险地。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或登危蹋穨,虽堕坠,而不觉以 吕梁 之渊为牛迹也。”
- 15.
踏颓释义:同“踏穨”。 谓履于险地。
- 16.
逃脱释义:⒈逃离(险地);逃跑:从虎口中逃脱出来。 刚抓住的逃犯又逃脱了。⒉摆脱:逃脱罪责。
- 17.
降首释义:⒈降服,投降。《后汉书·西域传序》:“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李贤 注:“首,犹服也。”《魏书·崔亮传》:“若畏威降首者,自加蠲宥,以仁为本,任之雅算。”《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元年》:“晧 惧,乃图降首。”⒉投降的首领。犹降将。《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蜀 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餘营,逊 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
- 18.
鼓险释义:乘敌兵处险地时,鸣鼓进攻。《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 与 楚 人战于 泓水 之上,司马 子反 曰:‘楚 众我少,鼓险而击之,胜无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