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极谏 极谏的意思
jiàn

极谏

简体极谏
繁体極諫
拼音jí jiàn
注音ㄐㄧˊ ㄐ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í,(1) 顶端,最高点,尽头。【例句】: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例句】: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3) 尽,达到顶点。【组词】: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4) 最高的,最终的。【组词】:极点。极限。极端。极致。(5) 副词。【例句】: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jiàn, ◎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组词】: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基本含义

指劝谏极力,毫不留情。

极谏的意思

极谏 [jí jiàn]

1. 尽力规劝。古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极谏 引证解释

⒈ 尽力规劝。古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桓公 问置吏於 管仲。

管仲 曰:‘……犯颜极諫,臣不如 东郭牙,请立以为諫臣。’”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夫大臣重禄而不极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明王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諫。”
《清史稿·高宗纪一》:“戊辰,策试贡士,詔能深悉时政直言极諫者听。”


极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胥释义:⒈从事音乐工作的小吏。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高祖 即位,以舞胡 安叱奴 为散骑侍郎,礼部尚书 李纲 諫曰:‘臣按《周礼》,均工乐胥,不得参士伍。虽復才如 子野,妙等 师襄,皆终身继代,不改其业。’”⒉喜乐。《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受天之祜。”朱熹 集传:“胥,语词。”汉 班固《东都赋》:“百穀蓁蓁,庶草蕃廡,屡惟丰年,於皇乐胥。”宋 沉遘《贺冬表》之二:“陛下志气独茂,辉光日新,运神化於无为,均成功於洪造。天瑞来格,民灵乐胥。”
    • 2.
      休宝释义:泛指美好珍贵的东西。 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上帝溥临,赐朕休宝。”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和气居于中则泰,泰则有餘,有餘则交让于变化,涵而为休宝,流而为精神。”
    • 3.
      六科释义:⒈唐 宋 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 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 刘肃《大唐新语·釐革》:“隋煬帝 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 隋 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 景德 天圣 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 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 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⒉明
    • 4.
      切谏释义:直言极谏。
    • 5.
      告事释义:⒈报告情况。《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⒉控告;诉讼。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今告事纷紜,虚多实少。”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太原 守 宋浑 被人告,经采访使论使司差官领告事人就郡按之。”《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今后不许妇人告事,若或全家果无男子,事有私下不能杜絶,必须赴官陈告,许令宗族亲人代诉。”
    • 6.
      大科释义:唐 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宋 人谓之大科。清 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宋 陈师道《赠二苏公》诗:“谁其识者有 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任渊 注:“东坡 兄弟皆应贤良科。”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九:“富韩公 初游场屋,穆修 伯长 谓之曰:‘进士不足以尽子之才,当以大科名世。’”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康熙 朝初开大科,一时名士率皆怀刺跨马,日夜诣司枋者之门,乞声誉以进。”参阅 清 顾炎武《日知录·制科》。《旧唐书·舆服志》:“﹝ 武
    • 7.
      弊风释义:不良的习尚。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此乃前朝之弊风,少年之事务,何忽今日行之?”宋 叶适《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歷指 宣和 致乱,靖康 弊风,穷大极小,无不激烈也。”
    • 8.
      曲糵释义:⒈亦作“麴櫱”。亦作“麴孽”。亦作“麯櫱”。酒曲。《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麴糵。”孔 传:“酒醴须麴糵以成。”汉 王充《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众庶之气,杂于阴阳,陶于变化者,其由麴孽乎!”宋 苏轼《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麴糵以作之。”⒉指酒。《宋书·颜延之传》:“交游闒茸,沉迷麴糵。”明 郑若庸《玉玦记·商嫖》:“每日价躭图麯蘖,谁知道慇懃呵杯酒有弓虵。”清 方文《穷冬六咏·无酒》:“生来 嵇 阮 性,麯蘖助天机。”⒊酒税。《资治
    • 9.
      正声释义:⒈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章炳麟《辨诗》:“隋 世 龟兹 乐盛行閭閈,文帝 尚云‘无復正声,不祥之大’。”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⒉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六韩·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三国 魏 嵇康《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窃以律吕旋宫之法,既定以管,又制十二鐘準为十二正声。以律计,自
    • 10.
      炖煌释义:同“敦煌”。《史记·匈奴列传》:“自此之后,单于益西北,左方兵直 云中,右方兵直 酒泉、燉煌郡。”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自 轮海 已东,神乌、燉煌,张掖、酒泉 ……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 唐 人子孙。”王闿运《嘲哈密瓜赋》:“燉煌 故邦,产无餘柤。”
    • 11.
      犯颜极谏释义: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 12.
      疏忼释义:上疏极谏。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宪宗废后》:“皇太后圣諭,皇帝婚期在邇,必得贤淑为配……时去 睿皇 升遐纔五旬,而遽下此詔,盖宗祧之计重也。此事在 谢文正公 宏治 元年疏忼之前,当时不以为非。”
    • 13.
      直言切谏释义: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 14.
      直言极谏科释义:唐 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 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 汉 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宋 代沿之。
    • 15.
      直言极谏释义:⒈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⒉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16.
      羽山释义:山名。舜 杀 鲧 之处。《书·舜典》:“殛 鯀 于 羽山。”晋 王嘉《拾遗记·夏禹》:“海民於 羽山 之中,修立 鯀 庙。四时以致祭祀,常见玄鱼与蛟龙跳跃而出,观者惊而畏矣。”清 李渔《玉搔头·极谏》:“休念我殛 羽山 鯀 罪几希;且看你辅 重华 禹 功多少。”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大家终于知道 鲧大人 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 羽山 去了。”
    • 17.
      虚耗释义:⒈空竭。 《韩诗外传》卷十:“今百姓之於外,短褐不蔽形,糟糠不充口,虚耗而赋歛无已,王收太半而藏之臺,是以天火之。”《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自 羌 叛十餘年閒,兵连师老,不暂寧息……延及内郡,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并 凉 二州遂至虚耗。”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总章 中,高宗 将幸 凉州,时 陇右 虚耗,议者以为非便。”明 何景明《功实篇》:“汉武 之才过於 文 景,承三世之富厚,不易纪而虚耗者,好大无厌也。”⒉白白地消耗,浪费。郑观应《盛世危言·电报》:“电报,学生测量未準,停报久而虚耗多。
    • 18.
      麴糵释义:⒈酒曲。《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麴糵。”孔 传:“酒醴须麴糵以成。”汉 王充《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众庶之气,杂于阴阳,陶于变化者,其由麴孽乎!”宋 苏轼《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麴糵以作之。”⒉指酒。《宋书·颜延之传》:“交游闒茸,沉迷麴糵。”明 郑若庸《玉玦记·商嫖》:“每日价躭图麯蘖,谁知道慇懃呵杯酒有弓虵。”清 方文《穷冬六咏·无酒》:“生来 嵇 阮 性,麯蘖助天机。”⒊酒税。《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掌书记 李袭吉

极谏(ji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极谏是什么意思 极谏读音 怎么读 极谏,拼音是jí jiàn,极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极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