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藐藐 藐藐的意思
miǎomiǎo

藐藐

简体藐藐
繁体
拼音miǎo miǎo
注音ㄇㄧㄠˇ ㄇㄧㄠˇ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iǎo,(1) 小,幼。【组词】:藐孤。藐小。(2) 轻视。【组词】:藐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3) 古同“邈”,远。

miǎo,(1) 小,幼。【组词】:藐孤。藐小。(2) 轻视。【组词】:藐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3) 古同“邈”,远。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微小、轻微,不值一提。

藐藐的意思

藐藐 [miǎo miǎo]

1. 幼小貌。

2. 轻视冷漠貌。

3. 盛美貌。

5. 高貌;高远貌。藐,通“邈”。

藐藐 引证解释

⒈ 幼小貌。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藐藐孤女,曷依曷恃?”
《梁书·袁昂传》:“藐藐冲人,未达朱紫。”

⒉ 轻视冷漠貌。

《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中:“所谓子弟千百中,曷有一二顾省者,听之藐藐则皆是也。”
孙中山 《革命原起》:“劝者谆谆,听者终归藐藐;其实欢迎革命主义者,每埠不过数人或十餘人而已。”

⒊ 盛美貌。

《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 申伯。”
毛 传:“藐藐,美貌。”

⒋ 高貌;高远貌。藐,通“邈”。

《诗·大雅·瞻卬》:“藐藐昊天,无不克巩。”
晋 左思 《魏都赋》:“藐藐标危,亭亭峻趾。”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室山》诗:“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


国语词典

藐藐 [miǎo miǎo]

⒈ 旷远广大的样子。

《诗经·大雅·瞻卬》:「藐藐昊天,无不克巩。」

⒉ 盛美的样子。

《诗经·大雅·崧高》:「寝庙既成,既成藐藐。」

⒊ 不经意、留心的样子。

《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藐藐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谆谆释义: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谆谆嘱咐。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藐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年释义:亦作“冲年”。幼年。《魏书·李孝伯传》:“高宗 冲年纂运,未及追叙。”《南史·袁昂传》:“孤子夙以不天,幼倾乾荫,资敬未奉,过庭莫承,藐藐冲年,未达朱紫。”明 张居正《与南台长言中贵不干外政》:“主上虽在冲年,天挺睿哲,宫府之事,无大无小,咸虚己而属之於僕,中贵人无敢以一毫干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汪越》:“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
    • 2.
      沈奥释义:⒈亦作“沉奥”。深邃奥妙。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四:“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諫,洞心於道教,使沉奥之跡,昭然显著,故曰洞冥。”明张纶《林泉随笔》:“宋太史《宋曲》,沉奥典雅,极力模倣,犹瞠乎柳之后。”⒉指深奥的学理。⒊指大地。语出《文选·班固〈典引〉》:“有沉而奥。”李善注:“奥,浊也。言两仪始分之时,其气和同,沉而浊者为地,浮而轻者为天。”《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
    • 3.
      眊眊释义:⒈昏乱;糊涂。《韩诗外传》卷六:“不闻道术之人,则冥於得失,不知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唐 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不常。眊眊然骚扰内生,霾雾填拥惨沮。”宋 苏轼《<王定国诗集>序》:“今余老不復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 大江,经月不至 江 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⒉犹藐藐。忽略貌。《尚书大传》卷三“御听於怵攸”汉 郑玄 注:“怵攸,谓若老夫灌灌,小子蹻蹻,诲尔訰訰,听我眊眊之类。”⒊元 时俗语。羞人的话。元 乔吉《水仙子·嘲人爱姬为人所夺》曲:“
    • 4.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释义: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 5.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释义: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
    • 6.
      谆谆释义: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谆谆嘱咐。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 7.
      风牛释义:因雌雄相诱而走失的牛。 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方今 越裳 藐藐,驯雉北飞;肃眘 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三》:“后魏 及 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 山 东之人,浸以成俗。”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北朝原等风牛。”参见“风马牛不相及”。

藐藐(miaom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藐藐是什么意思 藐藐读音 怎么读 藐藐,拼音是miǎo miǎo,藐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藐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