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qì,(1) 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2)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组词】:器官。消化器。(3) 人的度量、才干。【组词】:器度。器量(liàng )。器宇。器质。大器晚成。(4) 重视。【组词】:器重。器敬。
1. 谓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后用以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例玉不琢,不成器。——《礼记·学记》
多听得人说这厮不成器,如何却在这里?——《水浒传》
英[neer-do-well; good-for-nothing;]
⒈ 谓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后用以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引《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晋书·忠义传·嵇绍》:“沛国 戴晞 少有才智,与 绍 从子 含 相友善,时人许以远致, 绍 以为必不成器。”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扬州奴 云:‘不成器的看样也!自家 扬州奴 的便是。’”
《水浒传》第十四回:“多听得人説这厮不成器,如何却在这里?”
⒈ 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人才能凡庸,不能有所成就。
引《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水浒传·第一四回》:「多听得人说,这厮不成器。如何却在这里?」
1.我们要记住不成器这句古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和锻炼,使自己早日成才。
2.玉不琢不成器;不打不成器。
3.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你不听话,父母批评你也是应该的。”。
4.周总理的一生是玉不琢,不成器的一生。
5.严格的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好处的,玉不琢不成器。
6.玉不琢不成器,名师懂得怎样造就高徒。
7.玉不琢不成器,中国人都听说过这个道理。
8.不要害怕磨难,玉不琢不成器。
9.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
10.在人上投资吧,玉不琢不成器。
11.把困难和挫折当做难得的锻炼机会,相信玉不琢不成器。
12.老爷子已到了风烛残年,眼见儿孙不成器,已无能为力了。
13.母亲,是十月怀胎的艰辛凝成的泪;母亲,是玉不成器的愁絮集成的鬓;母亲,是临行密缝的情意交织的衣。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17.那位大财主虽然金玉满堂,可是儿子不成器,偌大家业,不过十年便挥霍得一干二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