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燕礼 燕礼的意思
yàn

燕礼

简体燕礼
繁体燕禮
拼音yàn lǐ
注音ㄧㄢˋ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n yān,(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例句】: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 轻慢。【例句】:“燕朋逆其师”。(3) 古同“宴”,安闲,安乐。(4) 古同“宴”,宴饮。(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组词】:燕赵。燕山。燕京。(2) 姓。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燕礼是指春天到来时,燕子返回并且带来好消息,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燕礼的意思

燕礼 [yàn lǐ]

1. 古代天子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亦指古代敬老之礼。

燕礼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天子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亦指古代敬老之礼。

《仪礼·燕礼》:“燕礼,小臣戒与者。”
郑玄 注:“小臣相君燕饮之法……君以燕礼劳使臣,若臣有功,故与羣臣乐之。小臣则警戒告语焉,饮酒以合会为欢也。”
《礼记·射义》:“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
《礼记·王制》:“凡养老, 有虞氏 以燕礼, 夏后氏 以饗礼, 殷 人以食礼, 周 人脩而兼用之。”
孔颖达 疏:“崔氏 云:燕者殽烝於俎,行一献之礼,坐而饮酒,以至於醉。以 虞氏 帝道宏大,故养老以燕礼。”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受老夫之嘉称,班燕礼於上庠。”


国语词典

燕礼 [yàn lǐ]

⒈ 古代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

《礼记·射义》:「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

⒉ 古代敬老之礼。

《礼记·内则》:「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受老夫之嘉称,班燕礼于上庠。」


燕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腆之酒释义:不腆:不丰厚。自谦之词,意思是不丰盛的酒席。出处:《仪礼·燕礼》:“寡君有不腆之酒。”
    • 2.
      乐人释义:⒈古代指掌管音乐的官吏。《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乐人县。”胡培翚 正义:“是悬乐诸官皆有其事,故总称乐人。”《礼记·少仪》:“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於乐人。”郑玄 注:“正,乐政也。”孔颖达 疏:“郑 恐经‘正’是乐正之官,故读为‘政令’之‘政’,谓年幼受政於乐人也。”⒉歌舞演奏艺人的泛称。《史记·吕太后本纪》:“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唐 崔珏《和人听歌》:“气吐幽兰出洞房,乐人先问调宫商。”《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 3.
      五大夫释义:⒈周 代下大夫小宰、小司徒、小司空、小司寇、小司马的合称。《礼记·王制》“下大夫五人”唐 孔颖达 疏:“周 礼五等国,悉三卿、五大夫、二十七士。”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燕礼小臣作下大夫二人媵爵》:“大夫五人者,崔灵恩 所谓司徒之下置小宰、小司徒,司空之下置小司空、小司寇,司马事省置小司马一人是也。分言之曰卿曰大夫,合言之则三卿为上大夫,五大夫为下大夫。”⒉爵位名。战国 时 楚 魏 始设,秦 汉 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汉 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均有食邑。汉文帝 以后,改以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 4.
      六笙诗释义:亦称“笙诗”。《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佚诗的合称。这六篇诗都已亡佚,在《仪礼·燕礼》中其曲都以笙吹奏,故名。
    • 5.
      养老礼释义:古代对年高德劭的老者按时饷以酒食而敬礼之的礼节。《东观汉记·明帝纪》:“冬十月,﹝ 明帝 ﹞幸辟雍,初行养老礼。”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明帝 永平 二年,临辟廱,行大射养老礼。”亦省称“养老”。《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 以燕礼,夏后氏 以饗礼,殷 人以食礼,周 人脩而兼用之。五十养於乡;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达於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养老》:“洪武 十九年六月詔,天下行养老之政。”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
    • 6.
      媵爵释义:古代一种献酒礼节。 燕礼献酬礼毕,命年长的大夫再给诸侯献酒,称“媵爵”。《仪礼·燕礼》:“小臣自阼阶下,请媵爵者,公命长。”胡培翚 正义:“李氏 如圭 云:媵爵者,献酬礼成,更举酒於公,以为旅酬之始。”明 王志坚《表异录·饮食》:“《仪礼》有媵爵,谓先饮一爵,二爵从之也。”
    • 7.
      宴好释义:⒈古代指设宴招待并馈赠礼物。《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晋侯 见 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杨伯峻 注:“‘厚其宴好’即 襄 二十九年《传》之‘加燕好’。燕谓燕礼,好谓好货。燕同宴。”《国语·周语下》:“宴好享赐,不踰其上,让也。”韦昭 注:“宴好,所以通情结好也。”⒉泛指宴饮聚会。明 唐顺之《杨孺人旌节碑铭》:“居常,内外女婣宴好,絶不往来。曰:‘我,孀也,宜然。’”
    • 8.
      房中乐释义:周 代始创的一种乐歌。由后妃讽诵,故称。又 汉高祖 时亦有《房中祠乐》,为 唐山夫人 所作,系 楚 声。《仪礼·燕礼》:“若与四方之宾燕……有《房中之乐》。”郑玄 注:“弦歌《周南》、《召南》之诗,而不用钟磬之节也。谓之《房中》者,后、夫人之所讽诵,以事其君子。”《汉书·礼乐志》:“又有《房中祠乐》,高祖 唐山夫人 所作也。周 有《房中乐》,至 秦 名曰《寿人》。凡乐,乐其所生,礼不忘本。高祖 乐 楚 声,故《房中乐》楚 声也 孝惠 二年,使乐府令 夏侯宽 备其簫管,更名曰《安世乐》。”《宋书·乐志一》:
    • 9.
      新宫释义:⒈新建的宫室或宗庙。 《春秋·成公三年》:“甲子,新宫灾。”杜预 注:“三年丧毕,宣公 神主新入庙,故谓之新宫。”晋 左思《蜀都赋》:“营新宫於爽塏,拟 承明 而起庐。”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视瞻梁梠。”⒉《诗·小雅》逸篇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婼 聘于 宋 …… 宋公 享 昭子,赋《新宫》。”杜预 注:“逸《诗》。”《仪礼·燕礼》:“升歌《鹿鸣》,下管《新宫》。”郑玄 注:“《新宫》,《小雅》逸篇也。”五代 丘光庭《兼明书·<补新宫>序》:
    • 10.
      方壶释义:⒈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汉 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⒉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汉 班固《西都赋》:“滥 瀛洲 与 方壶,
    • 11.
      旅食释义:⒈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仪礼·燕礼》:“尊士旅食于门西。”郑玄 注:“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⒉谓平民百姓的饮食。《晏子春秋·杂上一》:“君子有力於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君子无力於民而旅食,不恶贫贱。”唐 白居易《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庙饗祖考。”宋 司马光《投梅圣俞》诗:“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⒊客居;寄食。南朝 齐 江孝嗣《北戍琅琊城》诗:“薄暮苦羈愁,终朝伤旅食。”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
    • 12.
      歌笙释义:《仪礼·燕礼》:“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仪》。”此六者皆《诗·小雅》篇名,其中《由庚》、《崇丘》、《由仪》已亡佚。后因以“歌笙”为雅乐的代称。
    • 13.
      甸人释义:古官名。 掌田野之事及公族死刑。《仪礼·燕礼》:“甸人执大烛於庭。”郑玄 注:“甸人,掌共薪蒸者。”《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人。”郑玄 注:“甸人,掌郊野之官。”《左传·成公十年》:“晋侯 欲麦,使甸人献麦。”杜预 注:“甸人,主为公田者。”《旧唐书·李密传》:“甸人为罄,淫刑斯逞。”
    • 14.
      膳宰释义:古官名。犹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郑玄 注:“膳宰,天子曰膳夫,掌君饮食膳羞者也。”《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 曰:‘是何也?’曰:‘膳宰也。’”何休 注:“主宰割殽膳者,若今大官宰人。”《国语·周语中》:“膳宰不致餼,司里不授馆。”韦昭 注:“膳宰,膳夫也,掌宾客之牢礼。”清 汪琬《有客言黄鱼事纪之》诗:“豪门膳宰善烹治,剂以醯酱芼笋蔬。”
    • 15.
      衆工释义:⒈许多乐工。《仪礼·燕礼》:“主人受爵,众工不拜。”郑玄 注:“工,瞽矇,歌讽诵诗者也。”⒉许多能工巧匠。《文选·曹植<名都篇>》:“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李周翰 注:“工,能。”宋 王安石《集贤院学士余靖转官加勋邑制》:“在后之侗,纂修成法,敢忘大賚,以劳众工。”⒊泛指许多工匠。唐 柳宗元《梓人传》:“委羣材,会众工。”唐 袁高《茶》诗:“众工何枯櫨,俯视弥伤神。”
    • 16.
      训恭释义:谓遵行恭敬之道。《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高步瀛 义疏:“《左传》,见《成十二年》。‘恭’作‘共’……《诗·卷耳》孔 疏、《仪礼·燕礼》贾 疏引皆作‘恭’。”唐 张郊《对升高判》:“《礼》经有紊,檟楚收威,实长者之训恭,何薄言之速讼。”
    • 17.
      陔步释义:语本《仪礼·燕礼》:“奏《陔》。”郑玄 注:“陔,《陔夏》,乐章也。宾出,奏《陔夏》以为行节也。”贾公彦 疏:“宾出,奏《陔夏》,明此为行节,戒之使不失礼。”后因以“陔步”指雅正之乐。
    • 18.
      飨燕释义:⒈飨礼和燕礼。⒉泛指宴飨。
    • 19.
      飨礼释义:古代一种隆重的宴饮宾客之礼。《周礼·秋官·大行人》:“饗礼九献。”《吕氏春秋·长攻》:“於是与 蔡侯 以饗礼入於 息。”《后汉书·儒林传下·伏恭》:“建初 二年冬,肃宗 行饗礼,以 恭 为三老。”清 王鸣盛《蛾术编·说制七·<伐木>诗兼飨食燕礼》:“何氏 楷 ﹝《<诗经>世本古义》﹞曰:‘礼有饗,有食,有燕。饗礼烹太牢以饮宾,体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

燕礼(ya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燕礼是什么意思 燕礼读音 怎么读 燕礼,拼音是yàn lǐ,燕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燕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