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宴礼 宴礼的意思
yàn

宴礼

简体宴礼
繁体宴禮
拼音yàn lǐ
注音一ㄢˋ ㄌ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n,(1) 以酒饭款待宾客。【组词】:宴客。宴饮。宴席。(2) 聚会在一起吃酒饭。【组词】:宴会。宴集。(3) 酒席。【组词】:设宴。国宴。盛(shèng)宴。(4) 乐(lè),安闲。【组词】:宴娱。宴嬉。宴乐(yuè )。宴居。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指盛大的宴会仪式,也表示庆祝和款待。

宴礼的意思

宴礼 [yàn lǐ]

1. 周天子招待诸侯设享礼,招待诸侯之卿用宴礼。享礼用体荐,宴礼用折俎。折俎即殽(或写作肴)蒸。《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杨伯峻注:“折俎即殽蒸,因折断其骨节而后置之俎上,故亦曰折俎。”

宴礼 引证解释

⒈ 周 天子招待诸侯设享礼,招待诸侯之卿用宴礼。享礼用体荐,宴礼用折俎。折俎即殽(或写作餚)蒸。

《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
杨伯峻 注:“折俎即殽蒸,因折断其骨节而后置之俎上,故亦曰折俎。”
《国语·周语中》:“子弗闻乎,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飫,则有房烝;亲戚宴饗,则有餚蒸。今女非他也,而叔父使 士季 实来修旧德,以奬王室。唯是先王之宴礼,欲以貽女。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


宴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前好释义:⒈以前的友好关系。《左传·成公十一年》:“秋,宣伯 聘於 齐,以修前好。”杜预 注:“以前之好。”三国 魏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离絶以来,於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⒉前人的喜好。《国语·周语中》:“唯是先王之宴礼,欲以貽女。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韦昭 注:“前好,先王之好。”汉 扬雄《羽猎赋序》:“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舜、成汤、文王 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復修前好,不折中以泉臺,故聊因《校猎赋》以风之。”
    • 2.
      前筵释义:犹古之享礼。明 陈继儒 《群碎录》:“前筵后筵:古享礼犹今前筵,古宴礼犹今后筵。 杜预 曰:享有礼貌,设几而不倚,爵盈而不饮,肴乾而不享,宴则折俎相与共饮。”
    • 3.
      后筵释义:⒈指随从在后者。⒉指以后的讲席。⒊犹古之宴礼。
    • 4.
      宴礼释义:周 天子招待诸侯设享礼,招待诸侯之卿用宴礼。享礼用体荐,宴礼用折俎。折俎即殽(或写作餚)蒸。《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杨伯峻 注:“折俎即殽蒸,因折断其骨节而后置之俎上,故亦曰折俎。”《国语·周语中》:“子弗闻乎,禘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飫,则有房烝;亲戚宴饗,则有餚蒸。今女非他也,而叔父使 士季 实来修旧德,以奬王室。唯是先王之宴礼,欲以貽女。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
    • 5.
      核叙释义:核实叙录。 《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 6.
      覆手释义:⒈把手掌向下一翻。比喻事情容易办成。《后汉书·皇甫规传》:“今兴改善政,易於覆手,而羣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⒉喻时间迅速。唐 温庭筠《醉歌》:“劝君莫惜金罇酒,年少须臾如覆手。”宋 杨万里《食蒸饼作》诗:“诗人一腹大於蝉,飢饱翻手覆手间。”⒊古射礼。用右手由弓上取矢。《仪礼·乡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一个兴,其他如上射。”郑玄 注:“覆手,由弓上取矢者,以左手在弓里,右手从表取之,亦便。”⒋古饮宴礼。饭后用手抹嘴。《礼记·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孔颖达 疏:“覆手
    • 7.
      覈叙释义:核实叙录。《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 8.
      酒礼释义:⒈有关饮酒的礼节。 亦指宴客之礼。⒉嫁娶时男方所备的酒宴礼品。
    • 9.
      饫礼释义:⒈见“飫礼”。 ⒉亦作“飫礼”。古代天子诸侯为讲军旅、议大事、昭明大节而立着举行的宴礼。

宴礼(ya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宴礼是什么意思 宴礼读音 怎么读 宴礼,拼音是yàn lǐ,宴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宴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