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无徒 无徒的意思

无徒

简体无徒
繁体無徒
拼音wú tú
注音ㄨˊ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基本含义

没有学生或徒弟。

无徒的意思

无徒 [wú tú]

1. 没有朋友;没有同伴。

2. 指无赖之辈。

4. 指无赖之行。

无徒 引证解释

⒈ 没有朋友;没有同伴。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宋 范仲淹 《举彭乘自代状》:“﹝ 彭乘 ﹞博学不倦,孤立无徒,馆殿之中,独为淹久。”

⒉ 指无赖之辈。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义》:“某四海无徒,愿在左右。”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没来由遇着无徒,使尽威权。”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乐、韩暹 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餘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

⒊ 指无赖之行。

《全元散曲·梧叶儿·嗔》:“怒纷纷心肠恶,气昂昂胆量粗,动不动撒无徒。”


国语词典

无徒 [wú tú]

⒈ 没有朋友,没有同类。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⒉ 无赖之徒。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淫乱心情歹,凶顽胆气粗,无徒,到处里胡为做。」
《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杨志英雄伟丈夫,卖刀市上杀无徒。」


无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甲释义:⒈一副铠甲。出土 秦 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⒉借指一兵一卒。《战国策·秦策三》:“为 秦 战胜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汉中,禽 马服 之军,不亡一甲。”《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元史·余阙传》:“羣盗四面蚁集,外无一甲之援。”⒊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 时进士不分甲。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 元 明 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
    • 2.
      后生晚学释义:指学历浅的年轻人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谦冲就实,无徒长虚诞。 --陆九渊《与傅全美书》
    • 3.
      水清无鱼释义: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比喻人太精明,就不能容人。《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4.
      水至清则无鱼释义:《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说水清无鱼。
    • 5.
      锱坛之宫释义:指学宫。錙,通“菑”。矮围墙。《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於 丽譙 之间,无徒驥於錙坛之宫。”章炳麟《膏兰室札记·锱坛之宫》:“錙借为菑。《公羊》昭 二十五年传:以人为菑。《解詁》:菑,周埒垣也。所以分别内外卫威仪。今太学辟雍作侧字,然则菑坛者,谓坛外有埒垣也。”一说为宫名。宫内有坛曰“錙坛”,因以坛名其宫。见 锺泰《庄子发微》。

无徒(wu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无徒是什么意思 无徒读音 怎么读 无徒,拼音是wú tú,无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无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