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直释义:上班,当值。《晋书·王济传》:“和嶠 性至俭,家有好李,帝求之,不过数十。济 候其上直,率少年诣园,共啖毕,伐树而去。”唐 王建《赠田将军》诗:“自执金吾长上直,蓬莱宫里夜巡更。”《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钱 原许妾供养,妾亦怕他翻悔,已拏了他上直朱红牌一面为信。”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陈四 不过数日,即来从我辈游,何畏之有?昨上直土神祠,见城隍牒矣。”
- 2.
不经事释义:谓阅历不广;不懂事。《晋书·桓冲传》:“谢安 乃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虽遣诸不经事少年,众又寡弱,天下事可知!”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三妹不经事,利刃岂可付儿戏。”
- 3.
佚罚释义:谓罚而失当。《书·盘庚上》:“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孔 传:“佚,失也。”蔡沉 集传:“惟我一人失罚其所当罚也。”《国语·周语上》引《盘庚》作“逸罚”。韦昭 注:“逸,过也。”宋 陆游《邵武县兴造记》:“比为政期年,家无弗伸之冤,庭无弗直之讼,善无滥刑,恶无佚罚。”《明史·蒋允仪传》:“时 广寧 已失,熊廷弼、王化贞 俱论死,而兵部尚书 张鹤鸣 如故,纠之者反获谴。允仪 不平,疏詆其同罪佚罚。”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或谓某杀人至多,天何不殛其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
- 4.
俸满释义: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 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非类效仕宦》:“近因主上久不考选科道,其俸满应行取同咨到部守候者,充满輦下。”《清会典·吏部七·文选清吏司四》:“京官以歷俸二年为俸满,外官以歷俸三年为俸满,未俸满者不入俸深班推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莆田 林教諭 霈,以 臺湾 俸满北上。”《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那吏部钦此钦遵,没等那 通州 知州俸满,推陞了 临洮府 同知,将 晁知县 推了 通州 知州。”
- 5.
倚市门释义:亦省作“倚市”。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日 人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唐 白居易《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宋 苏轼《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嘆息而已。”
- 6.
兰艾释义:兰草与艾草。兰香艾臭。常比喻君子小人或贵贱美恶。《宋书·武帝纪中》:“若大军登道,交锋接刃,兰艾吾诚不分。” 唐 张九龄 《在郡秋怀》诗之一:“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宋 儒之学,则人人皆可以空谈。其间兰艾同生,诚有不尽饜人心者,是嗤点之所自来。”
- 7.
再适释义:⒈谓第二次得其人。《尚书大传》卷二:“古者诸侯之於天子也,三年一贡士……一适谓之攸好德,再适谓之贤贤。”《汉书·武帝纪》:“再适谓之贤贤。”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适,得其人。”⒉妇女再嫁。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廖姥 ﹞年未三十而寡,誓不再适。”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钱牧斋 宗伯有甥女,夫死再适,钱 往贺。”
- 8.
凡几释义:共计多少。 宋 刘克庄《水龙吟·寿赵癯斋》词:“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沙三》:“虎邱 繁华甲天下,酒楼歌榭,画舫灯船,每岁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几。”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六:“因没有户籍竟无资格入学的失学儿童,正不知凡几。”
- 9.
初本释义:书籍的原始版本。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建是阁以贮之,中为初本,以五色玉为函,尊圣教也。”
- 10.
刲剔释义:屠杀剖解。《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是时,城中仓廩空虚,飢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刲剔如羊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见刀光晃耀,不敢正视,惟瞑目以待刲剔。”
- 11.
化生释义:⒈化育生长;变化产生。《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晋 葛洪《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续录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为。”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一个做母亲的人,怎能舍弃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儿女们?”⒉古人认为某些昆虫是由他类昆虫变化而生成的,这种情况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虫。《白雪遗音·南词·和风吹动》:“又见粉蝶双双来对舞,蜜蜂两两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双对,我的才郎岂不恋红粧。”清 赵
- 12.
却避释义:亦作“却避”。 退避。宋 叶适《蔡知阁墓志铭》:“孝宗 崩,光宗 疾不能丧,太皇太后命今上即位。上却避再三,公与同列 韩侂胄 扶抱登御榻,涕泪被面,庭中惊悚。”明 李东阳《京都十景·居庸迭翠》诗:“万里朔风须却避,千年王气镇长存。”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爱公 ﹞又偶在船头,戏拈篙刺水。忽掷篙却避,面有惊色。”
- 13.
史传释义:史册;历史。《晋书·郑方传》:“博涉史传。”唐 韩愈《顺宗实录三》:“歷代史传,无不贯通。”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关帝 祠中,皆塑 周将军,其名则不见於史传。”阿英《方志敏同志早年写的小说》:“研究他的史传和文学生活,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 14.
合什释义:同“合十”。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次夕,一好女至,合什作礼。”废名《碑》:“和尚走近碑,正面而立,念一声阿弥陀佛,合什,深深的鞠一个躬。”雁宁《绿水伊人》第一篇四:“水苗 端直地跪在石盘上,双手合什,眼睑微闭,神情肃穆。”
- 15.
合手释义:⒈两手相合表示敬意。《宋史·曹玮传》:“唃廝囉 闻 瑋 名,即望 瑋 所在,东嚮合手加顙。”参见“合掌”。⒉犹协力。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七:“乃归,合手伐得百餘械,置门屋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多借鸟銃,待其至,合手击之。”⒊掌心向下。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娘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参见“合”。⒋协调,和谐。沈从文《黑夜》:“知道这小孩子同自己共事经过危险已有许多次,两人十分合手。”梁斌《播火记》十四:“你们谈得合手不合手,给我捎个信来,好不结记。”⒌犹适用,合用。
- 16.
合门释义:⒈全家;全家族。《后汉书·陈蕃传》:“﹝ 朱震 ﹞收葬 蕃 尸,匿其子 逸 於 甘陵 界中。事觉繫狱,合门桎梏。”晋 干宝《搜神记》卷九:“后人白 喜 谋叛,合门被诛。”《魏书·高祖纪上》:“一人为恶,殃及合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俄而其家人见室内坐一翁……合门大扰。”⒉閤門:古代宫殿的侧门。唐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拜疏移閤门,为忠寧自谋?”沉钦韩 注:“《六典》:‘宣政殿 之左曰 东上閤,右曰 西上閤。’《事文类聚》:‘《续通典》:
- 17.
喧传释义:犹哄传;盛传。唐 张仲素《贺获刘闢表》:“万里喧传,兆人鼓舞。”宋 周邦彦《诉衷情》词:“喧传京国声价,年少最无量。”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次日,喧传某家少年遇鬼中恶。”郁达夫《采石矶》:“不多几日,这一首 太白楼 会宴的名诗,就喧传在 长江 两岸的士女的口上了。”
- 18.
块然释义:⒈孤独貌;独处貌。 《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唐 李德裕《题奇石》诗:“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宋 杨万里《感秋》诗之四:“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⒉木然无知貌。《庄子·应帝王》:“於事无与亲,彫琢復朴,块然独以其形立。”成玄英 疏:“块然,无情之貌也。”明 张居正《葬地论》:“若体魄,块然无知,与土石等耳,虽得吉地,岂能使之通灵乎?”清 陈确《葬书·与同社书》:“而一人之身,荣瘁殊遭,则善恶顿易,虽百其口,何以自
- 19.
夏楚释义:⒈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 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 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明史·职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超格叙用之法。课业倣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⒉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后性庄严,颇达古今。金 主已立为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夏楚。”清
- 20.
多私释义:⒈谓凡事多从私心出发。旧题汉黄石公《素书》第四章:“幽莫幽於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败莫败於多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盖植党者多私,争名者相轧。”⒉多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