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安席 安席的意思
ān

安席

简体安席
繁体
拼音ān xí
注音ㄢ ㄒ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xí,(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组词】: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2) 座位。【组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3) 酒筵,成桌的饭菜。【组词】:筵席。宴席。酒席。(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组词】:四席。(5) 职位。【组词】:主席。西席(塾师)。(6) 量词。【组词】:一席酒。(7) 姓。

基本含义

指在宴会上安排座位,也可用于比喻安排人员工作或分配任务。

安席的意思

安席 [ān xí]

1. 安眠。谓安然熟睡。

2. 安稳而坐。

4. 宴会入坐时敬酒的一种礼节。

安席 引证解释

⒈ 安眠。谓安然熟睡。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伏以二方未尅为念。”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陛下昼不安坐,夜不安席。”

⒉ 安稳而坐。 《南齐书·刘琎传》:“曅 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璡 曰:‘应刃落俎,膳夫之事,殿下亲执鸞刀,下官未敢安席。’”

⒊ 宴会入坐时敬酒的一种礼节。

《西游记》第五四回:“三藏 下来,却也擎玉杯,与女王安席。”
《红楼梦》第六三回:“我们还得轮流安席呢。”
《三侠五义》第一回:“这里二位妃子吩咐摆酒,安席进酒。”


国语词典

安席 [ān xí]

⒈ 舒适的睡觉。

《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
《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体不安席,食不甘味。」

⒉ 请客人入座。

《西游记·第五四回》:「那女王敛袍袖,十指尖尖,奉著玉杯,便来安席。」


安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向眠释义:睡卧时不翻来复去。谓安睡。《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汉 儿何得一向眠!”胡三省 注:“人寝不安席,则辗转反侧而不成寐;一向眠,则其眠安矣。”
    • 2.
      卧不安枕释义:见“卧不安席”。
    • 3.
      定志释义:⒈集中意志;专心。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寡人﹞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鐘鼓之音,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於兹矣。”《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夫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唐 钱珝《授秘书少监赐紫卢光启守中书舍人制》:“卢光启 励精不怠,处默有伦,定志而静专其谋,好古而敏求其要。”⒉立志;决意。《后汉书·苏竟传》:“人无愚智,莫不先避害然后求利,先定志然后求名。”许地山《东野先生》:“我已定志不离开她。”
    • 4.
      心旌释义:⒈喻不宁静的心神。语本《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郑振铎《桂公塘》:“心旌飘飘荡荡的,不知置身于何所。”⒉指心神,神思。
    • 5.
      摇旌释义:飘荡的旌旗。喻心神不定。语本《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唐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年光同激箭,乡思极摇旌。”宋 王禹偁《和卢州通判李学士见寄》之二:“未得樽前一开口,可怜心绪独摇旌。”
    • 6.
      辗转伏枕释义: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 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 7.
      遗寝载怀释义:指心有所念而寝不安席。
    • 8.
      陪席释义:谓陪同参加宴席。《花月痕》第六回:“大家送酒安席,正面是 荷生 , 小岑 、 剑秋 陪席,縉绅们分座四席,每席两枝花伺候。” 张天翼 《清明时节》:“这位嫂子打扮得很漂亮。虽然她不出来陪席,虽然客人不过是住了三四个月的老客,她可也换上了那件假哔叽的夹袄。” 郁达夫 《薄奠》上:“大约是因为夜宴的时刻逼近,车上的男子,定是去赴宴会,奇装的女子,想来是去陪席的。”

安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向眠释义:睡卧时不翻来复去。谓安睡。《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汉 儿何得一向眠!”胡三省 注:“人寝不安席,则辗转反侧而不成寐;一向眠,则其眠安矣。”
    • 2.
      卧不安枕释义:见“卧不安席”。
    • 3.
      定志释义:⒈集中意志;专心。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寡人﹞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鐘鼓之音,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於兹矣。”《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夫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唐 钱珝《授秘书少监赐紫卢光启守中书舍人制》:“卢光启 励精不怠,处默有伦,定志而静专其谋,好古而敏求其要。”⒉立志;决意。《后汉书·苏竟传》:“人无愚智,莫不先避害然后求利,先定志然后求名。”许地山《东野先生》:“我已定志不离开她。”
    • 4.
      心旌释义:⒈喻不宁静的心神。语本《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郑振铎《桂公塘》:“心旌飘飘荡荡的,不知置身于何所。”⒉指心神,神思。
    • 5.
      摇旌释义:飘荡的旌旗。喻心神不定。语本《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唐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年光同激箭,乡思极摇旌。”宋 王禹偁《和卢州通判李学士见寄》之二:“未得樽前一开口,可怜心绪独摇旌。”
    • 6.
      辗转伏枕释义: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 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 7.
      遗寝载怀释义:指心有所念而寝不安席。
    • 8.
      陪席释义:谓陪同参加宴席。《花月痕》第六回:“大家送酒安席,正面是 荷生 , 小岑 、 剑秋 陪席,縉绅们分座四席,每席两枝花伺候。” 张天翼 《清明时节》:“这位嫂子打扮得很漂亮。虽然她不出来陪席,虽然客人不过是住了三四个月的老客,她可也换上了那件假哔叽的夹袄。” 郁达夫 《薄奠》上:“大约是因为夜宴的时刻逼近,车上的男子,定是去赴宴会,奇装的女子,想来是去陪席的。”

安席造句

1.创作欲望来临后,我简直是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只有一吐为快。

2.丈夫去世后,她昼思夜想,食不甘味,卧不安席,竟至一病不起。

3.坐不安席的席指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4.这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搞得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5.本书对地方电视新闻的剖析入木三分,令人坐不安席

6.这些天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使得他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里非常着急。

7.听到妈妈生病住院的消息,我是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8.周总理生前为了国家大事,经常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9.一天不能考进理想的工作单位,就一天坐不安席

10.他这几天总是坐不安席,好像有心事。

11.他从早忙到晚,仍然没有完成任务,急得寝不安席

12.这个矛盾怎么也解决不了,搞得我真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13.深夜听着他抑扬顿挫的讲着鬼故事,吓的我心惊肉跳,晚上睡觉寝不安席

14.她心事重重,寝不安席,食不下咽,因为她的妈妈总是频来入梦,她知道没有妈妈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15.我为了你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你的身影频来如梦,常此以来已令我灵魂不全。亲爱的你救救我吧。

16.坐不安席形容心绪不宁,在席位上坐不安宁。

17.好朋友离开了,我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18.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安席(an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安席是什么意思 安席读音 怎么读 安席,拼音是ān xí,安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安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