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屈 [lì qū]
1. 力竭。
力屈 引证解释
⒈ 力竭。
引《庄子·天运》:“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
《后汉书·庞参传》:“百姓力屈,不復堪命。”
《南史·宇文脩传》:“魏 相 安定公 宇文泰 遣书喻之,力屈乃降。”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二四:“蛇知力屈不免,回身张口向之。”
力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不帝秦释义:出自《战国策·赵策三》,比喻坚持正义,不向强权恶势力屈服、投降。
- 2.
势穷力蹙释义: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同“势穷力屈”。
- 3.
坚贞不屈释义:坚守节操,不向恶势力屈服。
- 4.
委谢释义:⒈谓委贽谢罪。《孙子·行军》:“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梅尧臣 注:“力屈欲休兵,委质以来谢。”⒉犹萎谢。委,通“萎”。明 邵璨《香囊记·庆寿》:“垂老,素髮飘萧,朱颜委谢,不復镜中年少。”⒊引申为糜烂,干枯。清 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卷六引《自靖录》:“越两月,庐陵 人 杜凤、林桂芳 启败垣拾遗骸,肤理已委谢,惟胸臆以上不坏。”
- 5.
屈竭释义:枯竭;空乏。《淮南子·精神训》:“情心鬱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后汉书·何敞传》:“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宋 司马光《日食遇阴云不见乞不称贺状》:“二年二月日有食之,四方见,京师不见。谷永 以为百姓屈竭,祸在外也。”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肃宗 以后,财力屈竭,勋官不足以劝武功,府库不足以募战士。”
- 6.
归顺释义:归附顺从;向敌对势力屈服。
- 7.
忠鲠不挠释义:鲠:鱼刺,借喻正直。忠诚正直,不向恶势力屈服。
- 8.
计穷力诎释义:计策、力量都用完了。见“计穷力屈”。
- 9.
鲸鲵释义:⒈即鲸。 雄曰鲸,雌曰鲵。唐 卢纶《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诗:“舟檝方朝海,鲸鯢自曝腮。”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想鸞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鯢吸尽银河浪。”明 李梦阳《鄱阳湖十六韵》:“力屈鲸鯢仆,声回雁鶩呼。”⒉比喻凶恶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 注:“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晋书·愍帝纪》:“扫除鲸鯢,奉迎梓宫。”《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鲸鯢,大鱼,钩网所不能制,以此敌人之魁桀者。”太平天囯 洪仁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