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荡覆 荡覆的意思
dàng

荡覆

简体荡覆
繁体蕩覆
拼音dàng fù
注音ㄉㄤˋ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ng,(1) 清除,弄光。【组词】:荡平。扫荡。荡除。倾家荡产。(2) 洗涤。【组词】:洗荡。涤荡。荡口(漱口)。(3) 摇动。【组词】:摇荡。荡漾。荡桨。(4)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组词】:荡逸。放荡。浪荡。荡子。荡妇。狂荡。荡检逾闲。(5) 四处走动。【组词】:游荡。逛荡。(6) 广大平坦的样子。【组词】:浩荡。(7) 浅水湖。【组词】:芦花荡。

fù,(1) 遮盖,蒙。【组词】: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2) 翻,倾倒,败,灭。【组词】:覆舟。颠覆。覆灭。覆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覆没(mò)。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 同“复”

基本含义

指摇摆不定,动荡不安。

荡覆的意思

荡覆 [dàng fù]

1. 动摇颠覆。

荡覆 引证解释

⒈ 动摇颠覆。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诸葛诞 造为凶乱,盪覆 扬州。”
《旧唐书·王重荣王处存等传赞》:“乾坤盪覆,生聚流离。”
宋 王禹偁 《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乏祀虐民,自作败亡之计;彼曲我直,坐观盪覆之期。”
毁坏;颠覆。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盟 叔孙氏 也,曰:‘毋或如 叔孙侨如 欲废国常,荡覆公室。’”
三国 魏 曹操 《薤露行》:“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唐 刘长卿 《登吴古城歌》:“黄池 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金陵义猫》:“金陵 閭右子 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


荡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兰莸释义:兰,香草;莸,臭草。 多用以喻良莠、贤愚、美丑等。《后汉书·党锢传赞》:“兰蕕无并,销长相倾。”李贤 注引《左传》:“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臰。”《宋书·袁顗传》:“乃欲毁陵邑,虐 崇宪,烧宗庙,卤御物,然后荡覆京都,必使兰蕕俱尽。”
    • 2.
      国常释义:国家的典章、法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国语·越语下》:“肆与大夫觴饮,无忘国常。”韦昭 注:“常,旧法。”汉 荀悦《申鉴·政体》:“惟察九风,以定国常。”
    • 3.
      宗枝释义:同“宗支”。《陈书·高祖纪下》:“嫡嗣废黜,宗枝僭诈,天地荡覆,纪纲泯絶。”唐 杜甫《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 丈 特英特,宗枝 神尧 后。”《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僕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係宗枝,赐鈇鉞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宋 张先《感皇恩·安车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词:“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 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元 锺嗣成《醉太平》曲:“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 刘九儿 宗枝。”蒲剧《薛刚反朝》第七场:“忠良遭残,宗枝尽丧,唐 室江山俱被你奸贼
    • 4.
      荡覆释义:⒈动摇颠覆。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诸葛诞 造为凶乱,盪覆 扬州。”《旧唐书·王重荣王处存等传赞》:“乾坤盪覆,生聚流离。”宋 王禹偁《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乏祀虐民,自作败亡之计;彼曲我直,坐观盪覆之期。”⒉毁坏;颠覆。《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盟 叔孙氏 也,曰:‘毋或如 叔孙侨如 欲废国常,荡覆公室。’”三国 魏 曹操《薤露行》:“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唐 刘长卿《登吴古城歌》:“黄池 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明 刘元卿《贤奕编·金陵义猫》:“金陵 閭右子 荡覆先业,不胜逋责
    • 5.
      邀留释义:⒈谓拦阻留住。宋 陈造《芜湖感旧》诗:“酒杯惯邀留,妓围供燕喜。”《宋史·杜衍传》:“徙 衍 权知 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⒉谓劫持拘留。《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年》:“金 人自 靖康 以来,称兵南下,荡覆我京都,邀留我二圣。”
    • 6.
      陨绝释义:⒈毁灭;灭绝。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於是 何进 召戎,董卓 乘衅,袁绍 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絶,不可復救。”《明史·外国传七·拂菻》:“元 兴沙漠,入主中国百有餘年,天厌其昏淫,亦用陨絶其命。”⒉昏倒。《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澄 熟视其面,长号陨絶者久之……復慟哭。”《明史·海瑞传》:“即大慟,尽呕出所饮食,陨絶於地,终夜哭不絶声。”

荡覆(dang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荡覆是什么意思 荡覆读音 怎么读 荡覆,拼音是dàng fù,荡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荡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