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十字 十字的意思
shí

十字

简体十字
繁体
拼音shí zì
注音ㄕˊ ㄗ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组词】:十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组词】:十足。十成。

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基本含义

指交叉的两条直线或道路,也可指交叉的形状。

十字的意思

十字 [shí zì]

1. 指物呈“十”字形。十个字。参见“十字格”。

十字 引证解释

⒈ 指物呈“十”字形。

《晋书·何曾传》:“﹝ 曾 ﹞务在华侈……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三:“君不见西陵田,纵横十字成陌阡。”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诗:“三花秀色通书幌,十字春波绕宅墙。”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问到 陈乾娘 门首时,十字儿竹竿封着门。”

⒉ 十个字。参见“十字格”。


国语词典

十字 [shí zì]

⒈ 十个字。

如:「十字格」。

⒉ 像十字交叉的形状。

《晋书·卷三三·何曾传》:「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南朝梁·吴均〈行路难〉五首之三:「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


十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向节释义:一种联轴器,能使一根轴的转动传到另一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轴,典型的是由一十字形件构成,它两臂上枢轴的布置能使每根轴两端的一对枢轴与一根叉臂的两孔啮合。
    • 2.
      三仪释义:⒈礼之三仪。 汉 刘向《说苑·脩文》:“﹝曾子曰﹞:‘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不识也。’曾子 曰:‘坐,吾语汝:君子脩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脩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脩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⒉谓天、地、人。汉 扬雄《太玄·攡》:“三仪同科,厚薄相劘。”范望 注:“三仪,谓天、地、人也。”《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毘黎国》:“三仪灵长於宇宙,万品盈生於天地,孰是空哉?”⒊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 天文学家 李淳风 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
    • 3.
      三公山碑释义:汉 光和 四年祀 三公山 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清 叶廷琯《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道光 中,嘉兴 沉 君 匏庐 守 真定 时,辑《常山贞石志》二十四卷,以搜得 光和 四年《三公山碑》为快。”
    • 4.
      东不着边,西不着际释义: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逃去两日,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肚里又饿不过,看见乞儿每讨飰,讨得来,倒有得喫;只得也皮着脸去讨些充饥。”亦作“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水浒传》第十七回:“﹝ 高太尉 ﹞又差人来捉洒家……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 孟州 十字坡 过。”
    • 5.
      临江仙释义:⒈词牌名。 本为唐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⒉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 6.
      交叉点释义:⒈十字街头、道路或公路的交叉的点,尤其其中公路之一的终止点。 ⒉铁路或公路曲线的两条切线或直线在延长时所相交的点。
    • 7.
      人民团体释义:民间的群众性组织,如红十字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等。
    • 8.
      使徒十字释义:“使徒十字”是建造在十二使徒之一圣彼得墓地上的十字架,“圣灵十式”之一。
    • 9.
      六丑释义: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宋 周邦彦 创制。
    • 10.
      兰陵王释义:⒈北齐兰陵武王长恭,文襄帝第四子。 才武而貌美,临阵常戴假面以对敌,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骑五百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歌谣以壮之,作《兰陵王入阵曲》。⒉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三段二十四拍,一百三十字。见《词谱》卷三七。
    • 11.
      匙荠属释义:属十字花科,分布于地中海区及亚洲,中国2种,产东北及华北,其中匙荠B.cochlearioides Murr.产黑龙江、辽宁、河北。
    • 12.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13.
      十字路释义:十字街。明 袁宏道《横塘渡》诗:“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
    • 14.
      十字架释义: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刑具,是一个十字形的木架,把人的两手、两脚钉在上面,任他慢慢死去。据基督教《新约全书》中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教徒就把十字架作为信仰的标记,也看做受难或死亡的象征。
    • 15.
      十字格释义:指五言律诗中颔联或颈联每联十字只描述一重意思。
    • 16.
      十字饼释义:裂纹呈十字形的蒸饼。
    • 17.
      十字释义:⒈指物呈“十”字形。 ⒉十个字。参见“十字格”。
    • 18.
      十字街口释义:十字街头。
    • 19.
      十字军释义:⒈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罗马教皇、西欧封建主、大商人以夺回土耳其伊斯兰教徒占领的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而组织的远征军。因参加者把基督教的十字架作为军徽,故名。⒉中世纪天主教会组成的军队。用以镇压各国人民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异端”运动。
    • 20.
      十字口释义:见“十字路口”。

十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向节释义:一种联轴器,能使一根轴的转动传到另一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轴,典型的是由一十字形件构成,它两臂上枢轴的布置能使每根轴两端的一对枢轴与一根叉臂的两孔啮合。
    • 2.
      三仪释义:⒈礼之三仪。 汉 刘向《说苑·脩文》:“﹝曾子曰﹞:‘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不识也。’曾子 曰:‘坐,吾语汝:君子脩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脩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脩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⒉谓天、地、人。汉 扬雄《太玄·攡》:“三仪同科,厚薄相劘。”范望 注:“三仪,谓天、地、人也。”《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毘黎国》:“三仪灵长於宇宙,万品盈生於天地,孰是空哉?”⒊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 天文学家 李淳风 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
    • 3.
      三公山碑释义:汉 光和 四年祀 三公山 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清 叶廷琯《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道光 中,嘉兴 沉 君 匏庐 守 真定 时,辑《常山贞石志》二十四卷,以搜得 光和 四年《三公山碑》为快。”
    • 4.
      东不着边,西不着际释义: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逃去两日,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肚里又饿不过,看见乞儿每讨飰,讨得来,倒有得喫;只得也皮着脸去讨些充饥。”亦作“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水浒传》第十七回:“﹝ 高太尉 ﹞又差人来捉洒家……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 孟州 十字坡 过。”
    • 5.
      临江仙释义:⒈词牌名。 本为唐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⒉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六十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 6.
      交叉点释义:⒈十字街头、道路或公路的交叉的点,尤其其中公路之一的终止点。 ⒉铁路或公路曲线的两条切线或直线在延长时所相交的点。
    • 7.
      人民团体释义:民间的群众性组织,如红十字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等。
    • 8.
      使徒十字释义:“使徒十字”是建造在十二使徒之一圣彼得墓地上的十字架,“圣灵十式”之一。
    • 9.
      六丑释义: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宋 周邦彦 创制。
    • 10.
      兰陵王释义:⒈北齐兰陵武王长恭,文襄帝第四子。 才武而貌美,临阵常戴假面以对敌,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骑五百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歌谣以壮之,作《兰陵王入阵曲》。⒉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三段二十四拍,一百三十字。见《词谱》卷三七。
    • 11.
      匙荠属释义:属十字花科,分布于地中海区及亚洲,中国2种,产东北及华北,其中匙荠B.cochlearioides Murr.产黑龙江、辽宁、河北。
    • 12.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13.
      十字路释义:十字街。明 袁宏道《横塘渡》诗:“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
    • 14.
      十字架释义: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刑具,是一个十字形的木架,把人的两手、两脚钉在上面,任他慢慢死去。据基督教《新约全书》中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教徒就把十字架作为信仰的标记,也看做受难或死亡的象征。
    • 15.
      十字格释义:指五言律诗中颔联或颈联每联十字只描述一重意思。
    • 16.
      十字饼释义:裂纹呈十字形的蒸饼。
    • 17.
      十字释义:⒈指物呈“十”字形。 ⒉十个字。参见“十字格”。
    • 18.
      十字街口释义:十字街头。
    • 19.
      十字军释义:⒈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罗马教皇、西欧封建主、大商人以夺回土耳其伊斯兰教徒占领的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而组织的远征军。因参加者把基督教的十字架作为军徽,故名。⒉中世纪天主教会组成的军队。用以镇压各国人民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异端”运动。
    • 20.
      十字口释义:见“十字路口”。

十字造句

1.这种俗不可耐的广告,竟然出现在热闹非凡的十字街头。

2.老师一天一夜的上班,学生们却不知二十字母,三番五次的来搞破坏。

3.这种俗不可耐的广告,竟然出现在热闹非凡的十字街头,不可思议!

4.站在十字街头,你可以看到各形各色的人。

5.站在十字街头,你会看到各个阶层的人。

6.在这十字街头,你可看见社会的缩影。

7.站在十字街头,他难于举足。

8.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何去何存犹豫不决。

9.基督真正被质疑的不在于高屋建瓴,而在于十字架。

10.人生就像十字绣,表面看着风风光光、又有谁能注意到背面交纵错杂的线头!

11.张开胳膊时,影子还像一个十字架。

12.油菜花有的是五个瓣,有的是四个瓣,呈十字形,薄的透明。它们就像一位小姑娘,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美丽。

13.青春,是人生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青春,是奔向事业的起点;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季节。

14.神差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成为神与人中间的桥梁,沟通了两者之间的深渊。

15.国际红十字会援助非洲难民重建家园。

16.我叮嘱孩子,不要恐惧要面对的人生,也不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应该勇敢闯练。

17.我相信你能背负生命赋予你的十字架,我知道你有这个能力。

18.飞机是穿梭在天上的十字架。

19.爱和被爱,似乎都没有发生,自行车骑得太快了,蓦然发觉该停下了的时候,已经到了没有方向的十字路口。

20.在很多年后的这个冬天,在人生的这个十字路口,在彼此温暖的目光里,邂逅了今天的你,重逢了昨天的我。

十字(shi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十字是什么意思 十字读音 怎么读 十字,拼音是shí zì,十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十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