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 [jiàn yuán]
1. 每年纪历的开始。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泛指建国。
建元 引证解释
⒈ 每年纪历的开始。夏历正月,斗柄指寅。以寅始,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参见“斗建”。
引《淮南子·天文训》:“天维建元,常以寅始。”
⒉ 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於是建元为 建武,大赦天下。”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曹武 虽曰人臣,实同王者,以未登帝位,国不建元。”
《清史稿·太祖纪》:“上即位,建元 天命,定国号曰 金。”
⒊ 泛指建国。
引唐 欧阳詹 《石韫玉赋》:“我 唐 文、武 建元, 成、康 绍胤。”
孙中山 《革命原起》:“夫自 民国 建元以来,各国文人学士对 中国 革命之著作,不下千数百种。”
建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林释义:⒈古宫苑名。 秦 旧苑,汉 初荒废,至 汉武帝 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户县 界。《三辅黄图·苑囿》:“汉 上林苑,即 秦 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 建元 三年,开 上林苑,东南至 蓝田 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 南山 而西,至 长杨、五柞,北绕 黄山,濒 渭水 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⒉古宫苑名。东汉 光武帝 时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汉 魏 洛阳 故城西。东汉 永平 十五年冬,车骑校猎 上林苑,即此。⒊古宫苑名。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
- 2.
东省释义:⒈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⒉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唐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
- 3.
五经博士释义:教授五经的学官。汉武帝 始置。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一》:“﹝ 建元 五年春正月﹞初置五经博士。博士,本 秦 官,掌通古今,员至数十人,汉 置五经而已。”《新唐书·百官志三》:“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学。”
- 4.
代下释义:更换。《魏书·薛虎子传》:“时州镇戍兵,资绢自随,不入公库,任其私用,常苦飢寒。虎子 上表曰:‘臣闻金汤之固,非粟不守;韩 白 之勇,非粮不战……窃惟在镇之兵,不减数万,资粮之绢,人十二匹,即自随身,用度无準,未及代下,不免飢寒。’”《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三年》胡三省 注:“代,更也;下,替也。”此“代下”谓以粮易绢。
- 5.
仪饰释义:古代依照礼仪制度佩带或应用的装饰物。《世说新语·容止》“左太冲 絶丑”刘孝标 注引《续文章志》:“思 貌丑顇,不持仪饰。”《晋书·礼志下》:“康帝 建元 元年,纳皇后 褚氏 ……又詔曰:‘旧制既难準,且於今而备,亦非宜。府库之储,惟当以供军国之费耳。法服仪饰粗令具,其餘兼副杂器停之。’”郭沫若《蒲剑集·蒲剑、龙船、鲤帜》:“日本 人以五月为男童节(以三月为女儿节),一家有多少男童,便挂多少鲤鱼。这不用说是 中国 的鲤鱼跳龙门的演化,但用以为端午的一种仪饰,在 中国 不知道有没有它的母家。”
- 6.
众利释义:⒈指众多的利益。《墨子·兼爱下》:“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唐 孟郊《石淙》诗之六:“从来一智萌,能使众利归。”⒉汉 代封国名。《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封国有“众利”。《汉书·霍去病传》:“封 復陆支 为 杜侯,伊即靬 为 众利侯。”
- 7.
传诏释义:⒈传达诏命。唐 韩愈《华山女》诗:“天门贵人传詔召,六宫愿识师颜形。”宋 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诗:“紫衣中使下传詔,跪奉冉冉闻天香。”⒉传达诏命的官员。《宋书·朱脩之传》:“会 宋 使传詔至,脩之 名位素显,传詔见即拜之。彼国人敬传詔,谓为‘天子边人’。”《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 谢朏 ﹞曰:‘有何公事?’传詔曰:‘解璽綬授 齐王。’”胡三省 注:“传詔属中书舍人,出入宣传詔旨。”
- 8.
便门桥释义:汉 长安 城西北、渭水 上的桥名,武帝 建元 三年始建。《汉书·武帝纪》:“初作 便门桥。”颜师古 注:“苏林 曰:‘去 长安 四十里。’服虔 曰:‘在 长安 西北,茂陵 东。’便门,长安 城北面西头门,即 平门 也……於此道作桥,跨渡 渭水 以趋 茂陵,其道易直,即今所谓 便桥 是其处也。便读如本字。”
- 9.
候官释义: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 (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賕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胡三省 注:“魏太祖 置候官,以伺察内外。”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七:“魏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明 之厰卫。”参见“候人”、“候者”。
- 10.
冲陈释义:⒈利用战车冲击的阵势。 《六韬·鸟云泽兵》:“凡用兵之大要,当敌临战,必置衝陈,便兵所处,然后以车骑分为鸟云之陈,此用兵之奇也。”⒉冲击敌方战阵。《资治通鉴·晋康帝建元二年》:“翰 自出衝陈,涉夜干 出应之,慕容霸 从傍邀击,遂斩 涉夜干。”
- 11.
切惟释义:犹窃惟。谓私下考虑。表示个人想法的谦词。《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虎子 上表,以为:‘国家欲取 江东,先须积穀 彭城。切惟在镇之兵,不灭数万,资粮之绢,人十二匹;用度无準,未及代下,不免飢寒,公私损费。’”按,《魏书》作“窃”。
- 12.
前册释义:前人的记载。《南齐书·氐传》:“建元 元年,詔曰:‘昔絶国入贄,美称前册,殊俗内款,声流往记。’”
- 13.
升引释义:⒈提拔;引用。《宋书·雷次宗传》:“宜加升引,以旌退素。”《南史·张裕传》:“建元 元年,中詔序朝臣,欲以右僕射拟 岱。褚彦回 谓得此过优,若别有忠诚,特宜升引者,别是一理。”⒉登上。《红楼梦》第八五回:“幸亏 观音 点化,他就未嫁而逝。此时升引月宫。”⒊逐渐升高延伸。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之五:“一道石级向上升引,可以从柳荫隙缝之中,窥见一个小小村落的房屋。”
- 14.
启譬释义:开导晓谕。《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王敬则 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 啟譬令出,引令升车。”
- 15.
唐末农民战争释义: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16.
啓譬释义:开导晓谕。《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王敬则 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 啟譬令出,引令升车。”
- 17.
喑呜释义:⒈悲咽。 《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建元年》:“寧伏欧刀以示远近!喑呜自杀,是非孰辨邪!”胡三省 注:“《类篇》曰:‘啼泣无声谓之喑,叹伤谓之呜。’”⒉吹奏乐器而不成曲调。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某之文如稚子吹塤,终日喑呜而不合律吕。”⒊小怒。《文选·左思<吴都赋>》:“睚眦则挺剑,喑呜则弯弓。”李周翰 注:“喑呜,含怒未发。言如此小怒,则拔剑弯弓,言勇狭也。”⒋怒喝。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岳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明 唐顺之《西峪山草堂记》:“而 殽 函 又 秦 汉 以来百战故处
- 18.
坐谩释义:犯欺骗罪。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三年,侯 不虞 坐为 定襄 都尉,匈奴 败太守,以闻非实,坐谩,国除。”司马贞 索隐:“谓上闻天子状不实,为谩,而国除。”清 吴景旭《历代诗话》辛集二:“韩持国 寄兄 子华 诗云:‘移病暂休丞相府,坐谩犹著侍臣冠。’”
- 19.
夜何其释义:犹言夜何时。其,助词。语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汉 苏武《诗》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唐 皇甫曾《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诗:“筌忘心已默,磬发夜何其。”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八月十五夜何其,鹅湖 漾舟人未归。”
- 20.
寒劣释义:⒈贫穷或地位低下的人。 《晋书·庾翼传》:“大较 江 东政,以傴儛豪强,以为民蠹,时有行法,輒施之寒劣。”《资治通鉴·晋康帝建元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寒者,衰冷无气燄也。劣者,卑弱在人下也。”⒉指贫贱。宋 范成大《次韵朱严州从李徽州乞牡丹》:“两侯好事洗寒劣,寳槛移春入燕香。”